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川剧音乐需要改革和创新。
四川是个移民者的省份。反映在川剧上,它有来自各地的声腔,即昆、高、胡、弹、灯。各种声腔都有它的特色,在音乐上都需要改革和创新。
多年来,以原成都市副市长、著名作家李劼人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高腔最有川剧特色,专家们在讨论川剧音乐改革和创新时,似乎也把重点放在高腔上。
高腔的特色是徒歌,没有弦乐伴奏。这正是不少人喜欢高腔的原因。但如果把音乐改革放在高腔加伴奏上,我认为可能是一个“误区”。如果一定要这样探索,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成功,可能成为第六种声腔。
高腔不是不能改革创新,可以在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要提高演员的声乐素质。竞华、陈书舫、杨昌林、徐寿年、晓艇、张巧凤、左清飞、沈铁梅、张宁佳等众多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十分悦耳,实在是艺术享受,何必去加伴奏?加伴奏反而会使演员受束缚。唱得差的演员,需要提高声乐素质,而不是用伴奏去“遮丑”。
第二,加强帮腔,真正做到帮、打、唱融为一体。目前的问题是对“帮”注意不够。经常是随意找一两个人去“帮”,声音不好,与演员的唱腔和剧情的要求都有距离。要选唱得好的去帮腔。上世纪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许倩云就为《柳荫记》担任帮腔,效果极好。80年代,川剧《白蛇传》去日本演出,以徐寿年为首的几个男声帮腔(他们戏称为“将军合唱团”)震动东瀛。自贡的帮腔陈世芬,声音非常好,又与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融合得天衣无缝,可称为“川剧第一帮腔”。目前,王玉梅和简小丽的帮腔也受观众欢迎。除领腔外,还得注意合腔,否则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将大为减弱。
第三,改进和新创高腔曲牌。老的高腔曲牌不要轻举妄动,有的需要改进。振兴川剧以来,新设计的高腔曲牌,好的可以保留。音乐工作者在这里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唱演间歇之处,稍加伴奏也可尝试。
无论哪种声腔的乐器,最好用民族民间的。西洋乐器也可尝试。交响乐也不是不能用,只是难以推广。
以上,纯系外行的一家之言,专家姑妄听之。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2期
之十一:切实加强川剧作家的工作
为川剧作家李明璋诞生八十周年举行的纪念座谈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既是对李明璋的尊重,也是对所有川剧作家的尊重。
尽管大家都知道,“剧本是一剧之本”,“剧团剧团,有剧(本)才能把人团得拢来”,我还是想再强调剧本的重要性。剧本靠谁写?剧作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剧改”,推陈出新,我们有一批受到国内外欢迎的好剧本。振兴川剧以来,以魏明伦、徐棻为代表的剧作家,创作出不少的好剧本,其中包括被文化部确定的精品。当前的问题是剧作家后继无人,这是川剧面临的危机之一。魏明伦、徐棻均在六十五岁以上,我们既要继续发挥魏明伦和徐棻的作用,又必须立即着手培养新的川剧作家。否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省有两百多个川剧团。二十五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川剧团减缩为四十余个。即使保留下的剧团,编剧也大为减少,有的根本没有。这就是危机。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凡保留下来的剧团都应有编剧。编剧的成长必然有一个过程,不能要求他们一下都达到魏明伦和徐棻的水平。可以先从整理(即推陈出新)川剧传统剧目,或移植别的剧种的优秀剧目人手,再创作新的剧作。整理传统是新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一课。刚才,我见到成都市川剧院新引进的编剧张勇,对她表示欢迎。成都市川剧院有个好条件,剧作家谭愫也很有成就,张勇可以拜他为师。
编剧,不要脱离或游离于剧团。在剧团,编剧与演职员经常接触,参与各种演出活动,了解观众的喜闻乐见,懂得川剧的特色所在,大有利于创作。同时,人在剧团就有任务,可以增强责任感。
从清代赵熙起,历来有不少文人学士钟爱川剧,他们修改或写作川剧剧本。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提高川剧的文学性起了很好的作用。川剧人要多和作家交朋友,求得他们的援助。希望当代作家能像巴金、沙汀、艾芜、王朝闻、吴雪、马识途等老人一样,关心和帮助川剧。
文化主管部门和剧团以及媒体要关心和支持编剧和剧作家的工作和权益,凡演出剧目一定要标明剧作家。要像对待演职员一样,按演出场次给予报酬,有成就的剧作家要给予奖励。
推而广之,川剧是一个整体事业。凡对川剧事业做出贡献而又持之以恒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包括剧作家,导演,演员(含帮腔),职员(含音乐、舞美、化装、字幕等),研究和评论工作者,以及长期为川剧摄影的余小武,为川剧画画的张鸿奎。我希望并相信省剧协、川剧艺术研究院、川剧理论研究会能做到这一点。
《川剧与观众》2009年第1期
附传承川剧的经验之谈
——读李致先生的《门外戏谈》三题
◎刘双江
我省宣传文化部门的老领导李致先生,自谓“振兴川剧的积极分子”。他不遗余力地为川剧艺术的继承发展鼓与呼,一向令业内同仁感动与尊敬。2008年,他在《川剧与观众》报开了一个专栏《门外戏谈》,系列文章的每一篇,言简意赅,点到为止,都是他工作实践、见闻所及的切身感受。以目前川剧的状况,我以为做好传承川剧的工作是最为关键的,此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从传承川剧艺术的角度,我谈三点阅读《门外戏谈》的心得体会。
一、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
这话出自合江县川剧人刘俊明同志在川剧理论研究会一次年会上的发言。李致先生多年来出席川剧活动的大会小会上,都要引用这句“名言”,在《门外戏谈》中三四次提到它。这句平凡而朴实的话,表达的是具有普适性的真知灼见,值得川剧人认真思索。
李致先生在《赢得观众的途径》一文中明确地说:“赢得观众,最关键的仍是‘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奢谈。”事情真是这样,无论当今群众文化生活的选择是多么多种多样,无论川剧的生存发展是多么艰难不易,但要川剧为群众所接受、所欢迎、所喜爱,没有什么妙计,只能是:能够迷人的好戏。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奢谈”。
李致先生又在《多做工作让领导重视川剧》一文中,谈到如何争取领导支持时再次强调:“最好的办法,是挑一些好戏请他们看……用戏来迷人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固然深深怀念小平同志主政西南大区工作时,号召南下干部看川剧就是走群众路线的讲话,以及繁荣川剧艺术的切实措施,但真正令南下干部、外省人、国内文化名流、专家学者喜欢川剧的原因,仍然是能够迷人的好戏。李致先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常常说:“看了《柳荫记》,从此爱川剧。”
二、老艺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充分发挥出川剧老艺人的作用》一文中,李致先生称川剧“老艺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回顾一下大家对川剧曾经的赞美: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表演精湛,特技精彩;声腔、锣鼓、服饰、脸谱……独具一格。这些无不体现在一代又一代老艺人身上。川剧在它最为兴旺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了不少堪称经典、杰出的好戏,这与其时为川剧掌舵、把脉的三位老人家李宗林、任白戈、李亚群尊重艺术规律、知人善任有关。凡在整理改编、创作、排练中要出新意、换新貌时,无不请老艺人参与其事、亲临现场,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艺、经验和聪明才智,把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得相当好,表现得相当完美。反观后来某些轰动一时的试验改革,和自以为是具有现代性的剧目,虽然进行了“新的创造”(自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以及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但却未能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并得到观众和同行的普遍认可”。我以为: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川剧老艺人的出谋划策和积极参与。
李致先生这些话,对于现在的文化部门和剧院团干部是一个积极的、诚恳的提醒。
川剧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专门的川剧传承人,是因为川剧的技艺、诀窍和很宝贵的经验,很具体的手法,是要口传心授才能达到的。除了书本、课堂、各种形式的培训之外,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之故,李致先生说:“川剧界的老艺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教学生。”我以为:很内行,不是“门外戏谈”。
三、抢救继承,任重道远
在林林总总的报刊中,广东的《南方周末》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它在《时局》专刊中特设一个专栏《不是官话》。摘录各级官员实事求是的谈话。我读了李致先生的系列文章,拈出几段,可以进入“不是官话”之列。
他在《认真做好川剧光碟》和《赢得观众的途径》中说:“目前,省电视台尚无固定时段播放川剧,这是一个遗憾。我相信他们终归会加以补救。”“用电视传媒播放川剧,是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惜四川电视台不重视这个工作。”相比之下,陕西卫视、山西卫视、河南卫视、安徽卫视竭尽所能地宣传、推广秦腔、晋剧、蒲州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四川电视台实在是无所作为。
李致先生曾说:“我多次强调,决不能认为振兴川剧‘抢救’的任务已经完成。全省要有一个计划,由省市分工负责完成。”在《逐步恢复好的传统戏》中,他在肯定了《变脸》《金子》《易胆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之后,坦言“相对来说,恢复传统戏的工作,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川剧的几大‘记’即《柳荫记》《玉簪记》《焚香记》《彩楼记》,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大放异彩,为川剧赢得观众,却至今没有恢复上演。”以上几段话,我以为不是官话,是真话。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周正 最强上门女婿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孤竹王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飘动的导游旗 两界球王 孙岩 宅女的秘密 都市至尊狂少 李绩传 元武师傅 孟胜乐 主角的自我修养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奶妈要逆天啊! 我的重返人生 明风八万里
江佩离十九岁那年被一箭穿心,有人痴心守候盼她魂归也有人恨她入骨,在她死后三十年,一把火将她烧回了那年。那一年她女扮男装,还是江湖上说一不二的小霸王,她重新遇到秦珩这个自称是她前世夫君的男人接连救她的命,要她以身相许。江佩离又惊又怒滚!小爷我江湖一霸,才不屈尊做什么鬼压寨夫人!后来,江佩离发现这个比她还不要脸的前世夫君,真尼玛香!有了上一世的经验之后,秦珩深谙和江佩离的相处之道,无非三点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秦珩我见夫人多妩媚,料夫人见我应如是。江佩离滚!是将军。秦珩好的夫人。江佩离女主美飒路子野男主心机戏路宽...
因被亲生母亲算计,她和陌生男人纠缠一夜。四年后,一对龙凤胎闪亮登场。陆余情忙着赚奶粉钱,忙得不可开交。厉少忙着追陆余情,花样百出。外界哗然,不是说厉少不近女色,清心寡欲,冷情无趣吗?大宝二宝出来澄清,我爹地多情有趣,每天忙着和妈咪造娃娃。还说要给我们生三个弟弟妹妹!陆余情吓得魂不附体,连夜潜逃。厉少将人拦了回来,如今外界都知道,你要给我生三个娃,得坐实了这个传闻。陆余情欲哭无泪,从此夜夜笙歌,不消停。...
借个更好的身体,去爱曾经的她换个活法,去展现男人的韬略找一条回乡的路,看是否有人值得你为她出生入死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部落,在那里,他就是酋长。...
三婚完美,总裁二擒天价前妻是诺久一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九天中文网实时更新三婚完美,总裁二擒天价前妻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三婚完美,总裁二擒天价前妻评论,并不代表九天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三婚完美,总裁二擒天价前妻读者的观点。...
人生低谷时遇到一个天眼传人叶子暄,他看了我的手纹后说要逆天了,我这才知道自己的手纹竟然是手眼之相。手眼之相,驱鬼御神,掌握天地之妙在他的帮助下,我开启了手眼,这时发现我自己竟可以驱动手仙一只被附体的小黑猫小黑。之后怪事接踵而来,陆续遇到养小鬼以增加自己寿命的邻居拿上吊绳伪装成头绳诱惑别人的妖人为修炼真元把人做成丹蚕的尸丹高手这所有的事情竟然与一颗唐朝女皇武则天下葬时口中所含的黑色仙珠幽冥灵珠有关本以为找到真相就是结束,却发现仅仅只是开始而这一切要从开始租房说起...
天才疯子首领重生了,变成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世家少爷,她勾唇一笑正合我意。为补遗憾,她要妻妾成群,为此,她走上了觅美之路。正当她混得风生水起时,半路遇上个腹黑残暴的他,还扬言要娶她。她我只娶!他那我嫁!她愉快答应成!谁知,她刚进门,他的后院就变成了她的温柔乡,还处处被欺。(一)冰封雪地,他全身只着一条大花裤,马步深扎,并幸福的含情脉脉道云儿对为夫就是好,为夫锻炼身体,也寸步不离的陪着众卫默默语嗯是这样吗?我们以为以主上的体质,来雪山是对主子做错事的惩罚一个阴晴不定,一个亦正亦邪,且看一对极品夫妇如何玩转世间,轻松爆笑,强强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