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门外戏谈十一则(第2页)

年轻人一般不看川剧。川剧真不好看吗?当然不是。许多人只要进了剧场,看了好戏,很容易产生兴趣。关键是怎样把年轻人引入剧场。省委老领导何郝炬为使川剧赢得观众,开了一服猛药:送戏上门,政府买单。

观众的方面很多,可以先从学校做起。1983年,文化部前副部长吴雪对组织大学生看川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几年,魏明伦和徐棻的戏先后到北大、清华、南开、川大等高等院校演出,受到大学生的热情欢迎,就是很好的证明。与此同时,剧团要有计划地到中小学演出,由政府买单。只要选择好适合中小学生看的剧目,认真演出,同样会受到欢迎。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川剧唱段,也需与教育部门配合,先进行试点。

用电视传媒播放川剧,是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四川新闻网的中国川剧网站每天被点击上万次,可惜四川电视台不重视这个工作。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很受欢迎,川剧应向戏曲频道进军,向戏曲频道提供好剧目。在这一点上,应向京剧、黄梅戏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有好戏,还必须制作出有质量的光盘。

川剧还有不少老观众。若干民营剧团一年要演出几百场戏。川剧座唱也不少。对民营剧团和座唱要给予关心和扶持,这是川剧不可忽视的群众基础。

以上谈的是途径。赢得观众,最关键的仍是“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奢谈。期望宣传、文化部门和川剧人共同努力。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7期

之六:进一步把省川剧学校办好

振兴川剧必须后继有人。

省川剧学校是振兴川剧的重要基地。川校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的已成为表演艺术家,为振兴川剧立了大功。由于戏曲面临衰退的现状,川校也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招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戏曲的认识问题。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和川剧人,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保留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必将失去特色。目前,川剧被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很有利的条件。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各地要体现本地的特色,有关领导也会改变过去对川剧的某些认识,开始或进一步重视川剧。大力讲清振兴川剧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开展招生工作。

为了满足和扩大招生的数量,需要对川校学生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免学费,供伙食费,发奖学金,像师范学生一样。其实,这些办法早实行过,只是后来变了。前两年,有的家长带子女来报名,听说入学就要交六千元,转身就把子女牵走了。这种状况给我们敲了警钟,必须改变。学生毕业以后,文化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统一考虑,帮助他们就业。

川校要进一步充实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专业和学文化要并重,专业以川剧为主,兼学音乐和舞蹈。增加师资力量。对教师要尊重,提高他们的地位,评定应有的职称,并为他们创造进修的条件。根据需要聘请名家上课或讲学。已退休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要像名老医生看病一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教学把艺技传授给学生。

期望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更加重视省川剧学校的工作。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7期

之七:多做工作让领导重视川剧

振兴川剧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

由于干部的年轻化,有些领导从来没有看过或不喜欢看川剧。最好的办法,是挑—些好戏请他们看。过去的事实证明,由于川剧的魅力,不少的领导看了川剧就开始有兴趣了。也就是说,用戏来迷人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有的领导不愿看川剧呢?这就需要耐心地争取。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邓小平和贺龙,周恩来和陈毅,杨尚昆和张爱萍,谭启龙和杜心源,对川剧的重视和热爱,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只要把这些佳话介绍给年轻的领导,很可能会感染和打动他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与川剧》一书记载了许多佳话,应当广为宣传。

川剧有什么特色,好在哪里?只靠川剧人自己讲,可能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听听全国名家的评论和感受吧。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论川剧》,提供了许多名家的文章、诗词、题赞等,可供参考。川剧人和从事川剧工作的领导,既需要用名家言论武装自己,也需要向党政领导介绍名家的言论。

群众是否喜欢川剧?从表面上看,城市的观众的确冷落。但在广大县城、农村并非如此,不少民营川剧团长期坚持在城镇、农村演出,不但有观众,还有不少热心观众为之宣传、筹款,非常感人。并不是没有人看川剧,而是没有地方看川剧。也许有人认为,只有农民喜欢川剧,其实不然。从1983年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宣传部、文化厅组织大学生看《巴山秀才》,到近些年把魏明伦、徐棻的几个大戏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四川的七八所大学演出,大学生欢迎和喜爱川剧的热情,大大出人意料。西南交大的几位同学看了《易胆大》后,十分兴奋,一位川籍同学说:以前觉得川剧总是啰唆地唱个没完,这个戏情节发展很快,我以为又要唱个没完的时候却点到为止,非常好。一位北方籍同学说:我原来以为戏曲都和京剧一样,现在才发现川剧原来这么幽默,唱词写得好,看起来特别轻松。还有一位喜欢武打片的同学说:演员的功夫过硬,跟电视上的特技不一样,太过瘾了!在大城市中,玩友和座唱也不少,现在成都市新落成的文化宫,每周都有川剧和京剧的演出,观众十分踊跃。需要把这些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目前,一个有利的条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联合国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川剧首批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自己更该重视。加上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川剧已成为重要品牌之一,这些都有助于引起领导对川剧的重视。事物的发展往往有—个过程,过去有的川剧人见个别领导不重视川剧,有埋怨情绪。我开玩笑地说过:爱国都允许不分先后,爱川剧也应允许不分先后。

重要的是川剧人和宣传、文化部门多做工作。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9期

之八:充分发挥出川剧老艺人的作用

在振兴川剧中,老艺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过去的川剧演员,经过许多磨炼,一个有成就的老艺人能演许多戏,而且有很高造诣。比如已仙逝的表演艺术家阳友鹤,一生演过一百多个大戏;现还健在的名丑李笑非,演出过的大小剧目竟有二百五十个,其中丑角的重头戏就有一百一十个。一些戏成为他们的代表剧目,在唱腔、表演或剧本上进行了新的创造,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并得到观众和同行的普遍认可。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的号召时,阳友鹤、陈书舫、周裕祥、周企何、袁玉堃、竞华、曾荣华、许倩云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就是践行这一号召的代表。他们的演出质量高,真正做到了“以戏迷人”,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至今,他们的录像带或光碟还能在市场畅销(甚至有盗版),便是其艺术魅力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年的文化厅录像室做了“抢救”工作,这是立了一功。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西去。好在还有一批当年的优秀中年演员,他们经过正规训练,功底较厚,演出的剧目多,身体也较好。到现在,他们也是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了。如果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会是巨大的损失。

剧团领导人的年轻化是必要的,大量的行政和组织工作需要他们来做。舞台上也需要年轻靓丽的演员,但这与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作用并不矛盾。目前,年轻演员能演的戏不多,水平也不够高,需要老艺人指导。到了年龄,老艺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可以教学生。正如退下来的医生,只要有本事,身体许可,可以看专家门诊或名医门诊,很受病人欢迎。川剧界的老艺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教学生。否则,“走”一个老艺人就带走一些戏,他们演出的造诣也保留不下来,实在可惜。至于少数尚能演出的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只要他们身体情况好,群众欢迎,就不要让他“下课”。例如任庭芳担任《变脸》的主角,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演出,上电视十一频道就继续请他演出。这能为川剧争光,赢得观众。艺术成就高的表演艺术家还应帮助他们撰写回忆录,总结他们的经验,以利后学。比如年逾八旬的李笑非,退休之后,在一些同志的帮助下,出版了两本书,很有价值。听说现在还在撰写一本关于川剧导演的著述,令人钦佩。省和各市,要有计划、有选择地为这些老艺人录像,作为资料,制成光盘,既可以教学,也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也要发挥主动性,不要丧失信心,只打麻将。魏明伦、徐棻仍在写戏,谢平安、任庭芳还在导戏,晓艇、徐寿年、杨昌林、刘芸都在教学生,杨昌林曾自筹资金拍传统戏光碟,这些都值得鼓励和支持。许倩云把一生奉献给川剧事业的精神,更值得学习。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0期

之九:加强剧团建设

剧团是川剧的载体,观众通过演出看川剧。振兴川剧,必须加强剧团建设。演出得有剧本。川剧界有句俗语叫“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是说川剧的家底厚。但时代在发展,要不断有新剧目去充实。振兴川剧以来,新编的剧目不少,魏明伦、徐棻的创作在全国都有影响。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曾被许多剧种移植演出。剧本靠剧作家创作,剧团应该有编剧,这原本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些地方的剧团在体制改革中,将编剧当作富余人员精减掉了。甚至有的管理部门也认为,剧本可以全国去找,剧团用不着养一个编剧。魏明伦原为自贡市川剧团的编剧,徐棻原为成都市川剧院的编剧,自贡和成都市的川剧院团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蜚声全国。凡有条件的川剧院团都应有编剧,剧团的编剧不该精减。不可能要求所有编剧都能达到魏明伦、徐棻的水平,但不能不培养。随团的编剧不脱离实际,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水平是在实践中提高的。目前,川剧作家面临没有接班人的困境,剧团设编剧也是培养剧作家的正确途径。

剧本靠演员演出。有关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认真办好省川剧学校,充分发挥老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我在前几节《门外戏谈》中已提出过一些建议,这里不再重复。在岗的演员要热爱川剧事业,坚持练功,精益求精,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境界,力争德艺双馨。如果演出任务不多,正好用来学习,千万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天天打麻将绝不是好事。

川剧演出,过去没有导演。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夏阳、熊正堃等许多优秀导演,导演过不少的好戏、名剧。改革开放以来,川剧的谢平安等成为全国知名导演,为振兴川剧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川剧新戏排演引进不少话剧导演,有利于提高川剧的演出质量,赢得更多观众。不过,川剧和戏曲有自己的特点,舞台布景和装置不能太实,要为演员多留表演空间。

无论省、市剧团,都需有好的领导班子。剧团的领导很不好当,既要懂艺术,又要会管理,首先要以搞好艺术生产为中心,从多方面提高演出质量。好戏应该广泛演出。除了公益性的演出之外,还要想方设法进入市场,求得艺术和经济双丰收。近些年四川省川剧院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打开了渠道,大竹县川剧团长期坚持在基层演出,这些经验都值得总结。班子要团结,还要促进全团人员的团结。无数事实证明:团结存,川剧兴;内耗多,川剧衰。目前,川剧面临困境,川剧院团领导班子临危受命,责任重大。观众不会忘记你们和所有川剧人的辛劳。

以上建议,主要是针对国有剧团。民营剧团情况不一,仅供参考。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1期

之十:川剧音乐改革之我见

飘动的导游旗  元武师傅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明风八万里  主角的自我修养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孙岩  两界球王  孟胜乐  我的重返人生  奶妈要逆天啊!  都市至尊狂少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孤竹王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宅女的秘密  周正  最强上门女婿  李绩传  

热门小说推荐
恐龙大军在异界

恐龙大军在异界

猪脚穿越到了传说中的异世界,很麻烦。他没有变异手枪,电棒,钳子,扳手没有游戏技能,没有中华武术,很蹉跎但他有迅猛龙,翼龙,剑龙,霸王龙很黄很暴力!ps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务对号入座...

天威神将萧天慈席慕雪

天威神将萧天慈席慕雪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重生年代娇妻有空间

重生年代娇妻有空间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悠然捡钱钱的经典小说重生年代娇妻有空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乔婉婉穿书了,穿成年代文里,男主的奇葩前妻。按照原剧情,她身为知青二代,为了能够回城会蠢笨地一直作死,直到女主出现后作死达到巅峰,最后男女主喜结连理,她落得惨死在农场。乔婉婉不想惨死,她想爱情事业双丰收。她决定跟男主撇清关系,然而男主拿着结婚批准找过来,又有村霸要抢她回去当媳妇儿。男主跟村霸,乔婉婉选了有主角光环的男主,女主一出现,她就主动的撮合。然而真相远远脱离了乔婉婉的预料那个女人丑死了...

重返璀璨年华

重返璀璨年华

在恍恍惚惚之下,苏泽回到了过去。小富即安的性格,让他只想着买买彩票炒炒股票,闷声发大财,可惜事与愿违。他一不小心竟然选择了困难模式,以及一个奇怪的金手指然后不得不去完成一件件看似困难的事。已有200万字完本精品逆流完美青春,书友群851601466。...

我在异界当神壕

我在异界当神壕

每天从五万平米的床上醒来,面对着两百多名天仙一样的女仆,然而王尘并没有感到快乐。我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花它一个亿!别别别,神子神女们,请你们矜持点,别叫我爸爸,我不是你们的爸爸!唉,原来当个有钱人,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轻松幽默向的神壕文,点一下,看一年,装逼不花一分钱!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明贼

明贼

为什么我就如此被动?人家穿越后可以连中三元,可以入阁拜相,而我却要靠美丽的未婚妻救命,甚至被迫从非主流的马贼干起?你严嵩以老卖老?你严世蕃有残疾证?你徐老头忍了整整二十年?ok,随你们的便吧!不过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七战俺达!三征瓦刺!携美下西洋!全球殖土地!我要开创属于我自己的大时代!明贼书友群226203702...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