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梦想做演员的李致最终却只能当个“振兴川剧”积极分子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以写作出名的李致,最开始的人生梦想却是“做个演员”。
李致17岁入党,做地下工作那些艰难岁月里,他也是曹禺的戏迷,最喜欢曹禺的戏剧。作为四川人,“看了《柳荫记》,从此爱川剧”,李致也是个地道的川剧迷。
李致说:“刚解放时,组织上问我想做什么。我自己本身很喜欢文艺,当时就回答说‘最想当个演员’,却被当时的一个领导呵斥了一顿:现在这么缺干部,你读过书,当什么演员啊,就去做共青团工作吧。于是,我的演员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一辈子没有登过台表演一回”,这成为文艺爱好者李致经常念叨的遗憾。但巧合的是,此后的生活中,他和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七十年代后期,李致回到成都,在出版部门工作,工作之余,李致也认识很多作家和艺术家,其中一些也成为很好的朋友。转眼到了80年代,李致到了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1982年,四川省提出“振兴川剧”的号召,并成立了领导小组,李致这个“文艺爱好者”是这个小组的副组长,负责起了“振兴川剧”工作。
1985年,李致曾经带着川剧团,来到西柏林(那时候德国还没有统一)、荷兰、瑞士、意大利,巡回演出四十多天,这是川剧第一次大规模出访欧洲并进行商业演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
1987年、1990年,李致先后两次带着川剧团到日本演出,在日东京一共是有11万人次看了四川的川剧。
由于这层关系,李致和很多川剧界的名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在他的《铭记在心的人》这本书中,记载了与多位川剧名人的交往历程。
10年前,李致写过一本《我与川剧》的随笔,记录了他与川剧界交往的各种轶事。今年是四川提出“振兴川剧”口号30周年,这本《我与川剧》也将出版增订本。李致这几天正忙着看新书的版式,预计很快就会这本书与读者见面。
他说:“振兴川剧,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我都坦率的说,过去很多老一辈的很多同志都还在,邓小平同志、杨尚昆同志、张爱萍同志,也是很重视川剧,他们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川剧如果在你们这一代消亡的话,你们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当然现在川剧列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来讲目前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平时闲暇的时候,李致也会去看看川剧演出,“现在川剧演出不多,但是凡是有重要的演出,大家都很愿意请我去,因为我是振兴川剧的积极分子嘛。”
差点被时间湮没的作家
诗人沈重曾经说过,李致是一位差点被时间湮没的作家。
情况确实如此。
出生于1929年的李致,从小就在成都长大。14岁时,李致在一家教会学校读书,在校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偷营》。解放前,艾芜主编《半月文艺》,李致也投稿在上面发表过文章。受五四新文学影响,他1946年就参加学生运动,加入了地下党,这期间发表过100多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文章。
1955年,因为在文章中引用过胡风一句话,李致被隔离审查半年,“把思想搞乱了,自此不再写作”。
这一搁笔就是将近40年。
偶有例外的是,1960年,李致在担任《红领巾》杂志总编的时候,接受任务采访刘文学,写出了那篇有名的通讯《毛主席的好孩子刘文学》。
“这是一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的产物,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篇通讯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今的李致这样评价这篇曾引起全国轰动的通讯。
六十年代,李致调到北京,在团中央工作,任《辅导员》杂志总编。“文革”中被关牛棚,恢复工作后回到四川,先后在出版界和宣传部工作,这期间少有作品问世。
李致重新提笔,是因为受到四爸巴金老人的鼓励。离休了做什么,当然是搞写作,这是他在一篇文章当中讲过的。
1993年,李致赋闲在家,爱人又长期生病,他的重心以照料爱人为主,也有了更多时间来思考和写作。“我还算不上世纪老人,但是离世纪老人也不算太远了,也经历过这么一些阶段,对人生也算是有些感悟。所以我就以一个总的题目,叫做《李致文存:我的人生》,来写我的一生。”李致说,自己的本意是想借写这些东西,重新审视和剖析自己,使自己再受到教育。
笔杆子一动起来就不可收拾,已过花甲之年的李致,在不长的时间内写出了十几本书,包括《往事》《回顾》《昔日》《我的四爸巴金》《终于盼到这一天》《铭记在心的人》等。
这些书里,李致以朴素的笔调,饱含感情地记录了诸多亲人、战友、艺术家的生活点滴,笔墨大量着眼于他们怎么做人。由于他出版家的身份,以及后来分管文艺的官员身份,他与茅盾、曹禺、李健吾等文学家,与诸多艺术家甚至胡耀邦、贺龙、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交往的点滴也都反映在书稿中,这些也成为研究中国那段历史的难得史料。
著名评论家廖全京曾这样评论李致的文字:他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这几十年里,他渐渐悟出了人生和艺术的真谛,他把自己在这几十年里这一点、那一点的感情,认真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渐渐变成了一篇一篇的文字。这就是李致,平静的、朴素的李致。从这些文字里,我慢慢咀嚼出一种味道,一种既复杂又纯粹的味道,那就是爱。
“资深电脑迷”李致
令人没想到的是,今年83岁的李致,是个地道的电脑迷。每天在电脑上看新闻、收发邮件、写日记、和子女QQ视频聊天,成了李致的“必修课”。
李致说:“在我们这个年龄的作家中,我所知道的,马识途马老是第一个用电脑的,我可能是第二个,我的‘脑龄’已经有十三四年了,从1998年就开始用电脑写作了。”
提起刚开始学电脑,李致还有很多好玩的小插曲,“我是在关爱和训斥中间把电脑学会的”。
李致学电脑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外孙和女儿。今年已经32岁的外孙先后就读于成都树德中学读书、清华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自小就是电脑高手。“我说要学电脑,可是不会拼音,五笔输入也太麻烦,女儿帮我买来写字板,一下子就解决了输入问题。刚开始我连鼠标都不会用,外孙觉得我简直没有办法教,急了也会训斥我。”
为了学电脑,李致从开机关机开始,将需要的步骤一步步记在笔记本上,几经折腾,终于掌握了使用电脑的各种技巧。
李致在电脑上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怀念著名川剧演员竞华的,那是1998年9月2日,写完了之后,不知道按错了什么键,文章一下子都没有了,但“还好是刚刚写完,思路还没有断,马上又重写了遍。”
除了用手写板写作,李致还坚持每天在电脑上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和感想。每天晚上把当天的日记写完后,李致还通过电子邮件群发功能同时发给在美国的儿子、女儿、外孙、外孙女。由于时差的关系,第二天,李致才会在电子邮件中查看到儿女们的回复,“儿女们回复的一般很及时,但同时发给外孙们的日记,他们年轻人回复的比较少,只是偶尔回复一下。”
此外,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查资料,他也能上网自己查东西了,“基本上要用的都会了。”
孤竹王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我的重返人生 主角的自我修养 明风八万里 最强上门女婿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孟胜乐 都市至尊狂少 飘动的导游旗 奶妈要逆天啊! 李绩传 孙岩 宅女的秘密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两界球王 元武师傅 周正
你和你暗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十年后,一场变故,她沦为陆修繁的情妇而暗恋了十年的那个男人,她念念不忘。陆修繁冲她勾勾手指说简慕,若想他无事,你得乖乖的。那另一个男人却不屑道原来姓陆的见不得光的女人,是你!...
重活一次,是否还像前世那般碌碌无为?那些在人生的旅途里不经意走失的人,是否还会轻易放手?虽然注定不是什么大人物,但重生本就是上天的最大恩赐!我本平凡,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不留遗憾!这里没有那些无谓的装逼打脸和无脑官二代,只是一个平凡人白手起家的平淡生活。2016,我...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青年,靠着从老家木匠身上学的一点雕刻技艺,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也许出身平凡的他一生也不过如此。但是,一颗意外得来的佛祖舍利却改变的他的命运。风格多变的中外名画,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朴大气的青铜器,跌宕起伏纷至沓来。海底沉船孙殿英藏宝太平天国宝藏印度神庙宝藏亚马逊森林黄金城诸多宝藏经他之手一一现世。从此,他的生活就此改变。...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一号木的经典小说极品修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修真世界,万年传承,仙王仙帝无穷尽,你方唱罢我登台,欲与天威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主角秦风见招拆招。你有你的倚天剑,他有他的锁仙链,都比不过一级小号自带技能贱。此技,官名拾取,俗名,摸尸。...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岳林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种职业,叫做反串表演当岳林怀着忐忑的心,以一个反串艺人的身份走上舞台后,他的世界开始改变了。快乐的展现着甜美的歌喉,曼妙的身姿,他觉得,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妙。于是,岳林深深地陷入,不可自拔了当观众们都为一个男人可以在台上将女人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而赞叹时,只有岳林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在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已反串界第一大忌不分台上台下,戏里戏...
关于八零福宝小甜妻年代宠文基建架空莫南,你是不是喜欢我?苏欣将人壁咚在墙上,奈何对方始终保持着,一副平静到令人颤抖的神情。苏欣只能硬着头皮道莫南,我们搞对象吧。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