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评李致《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治修
李致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位有胆识的出版家。他一面为刼后文化艺术做抢救、发掘、发现的出版或扶持工作,一面执着地用那支不肆雕琢的笔,为我们捧出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李致文存:我的人生》;分别为《四爸巴金》《铭记在心》《昔日足迹》的“三卷本”。在《李致文存:我的人生》总序中他说,“我喜欢真诚、朴实、动情、幽默的散文。不无病呻吟,不追求华丽,不故弄玄虚,不作秀,不煽情,不搞笑。我将继续这方面的探索。”这是他在创作路上“向巴老学习,把心交给读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特别是在文化圈浮躁风气日盛中,他始终气定神闲地走自己的路,遵从着四爸巴金的教导“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的人生信条,真诚地收录、体现在他的《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中;既是他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他在执着坚守中的收获。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对于我们认识大紊乱、大动荡、大变革这一特殊时段,都有反思价值和启迪意义。尤其是《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中的《四爸巴金》,记录了这位被称作“中国的良心”的知名作家许多往事,以及在“文革”中遭到的不尽磨难和无情迫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对于研究巴金,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在阅读这部《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之前,笔者已从作者出版的零星单行本中“经历”了好些“往事”。如今翻开三卷本的《李致文存:我的人生》,尽管有的文章已经读过,但再读时兴味仍旧不减。举凡有阅读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作品经得初读,经不得再读,更耐不得多读;但李致的随笔却是个例外。这说明他的作品具有直抵读者内心深处的强大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也佐证了巴金一句名言:“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当然,巴金对此有明确的阐释:“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窃以为巴金这段话,更宜于规范崇尚真情、真话的散文随笔。同时巴金所说的“无技巧”并非否定技巧,而是让技巧达到“最高境界”(真情、真话):虽有若无,不留斧凿的至境。为技巧而技巧的玩弄技巧,反倒会留下败笔。如作家杨朔虽写了不少美文,但有时也过于雕琢,留下斧凿。如他的名篇《荔枝蜜》,在称颂蜜蜂之后,结尾处写道:“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作为巴老的侄儿李致,在《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中对巴金的“两真”主张,更是恪守不渝,躬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其作品在“人文一致、言行一致”中,不刻意追逐技巧,蕴含着圆熟技巧,因而才具有穿透读者心灵的力量。概括起来,这部《李致文存:我的人生》具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色:即“朴实自然中的幽默,白描与飞白的兼容,惜墨与泼墨的融合”。现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并以此求证于大腕方家:
朴实自然中的幽默:李致作品素以朴实无华著称,也为读者所公认。有时在阅读中,行文的过分朴实也难免陷入沉闷和单调,个中所长所短易见。李致在写作中力避不足,在竭力节省笔墨,不作浪费的铺叙,不随意添加形容词的同时,也因其个性使然,在作文中自然流露出幽默和风趣,从而也成就了李致作品中的一个突出优势:朴实自然中的幽默。
这样的幽默,以简洁的文笔表达出来,使行文活泼诙谐,既轻松流畅又格调明朗,时不时会令人莞尔一笑。
记得英国诗人、评论家柯勒律治(即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说过,“缺乏幽默感的人不能算是很完善的人”。其实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也是对生活、人生充满自信和情趣的体现。文学作品中不能缺少了幽默,正如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一样。有了幽默感的作品——无论它表现的内容如何——就有了生活的润滑剂:或消减沉重,添加情味;或在困顿中透过气来,得到自我解脱;或从幽默中悟出人生哲理。
比如《干校三事》中的一节,标题为“翻脸不认狗”,描写“干校”下令“屠狗”,作者以充满幽默的文笔,揭露人的愚蠢、可笑和悲哀。在《找回名字》中,作者以名字为由头,从顽皮童年、学校念书、投稿笔名,同事称呼等往事中,以“名字”贯穿全篇,犹如红线穿珠,将许多生活趣事片段,剪接连缀成篇,而且行文朴实,流畅自然,充满幽默感。
单就构思来说,《找回名字》既写得有生活情趣,同时在叙写中又极其自然,更不乏供人思考的寓意,堪称独具李致特色的佳构。在《焦某“文革”轶事》中,更模仿《聊斋》手法,在语言上适当进行“白话”处理,让“幽默”升级。文中刻画出焦某既“玩世不恭”又善于玩出噱头,应付“五七”干校的支差,烘托出一个俏皮的焦某,在笑谑中对所谓的“脱胎换骨”进行嘈弄和反抗。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李致作品中的幽默,不是相声中通过“逗、哏”挤出来的;不是相声中通过“抖包袱”抖出来的。这幽默同上述的“有意为之”大不相同:好像一个与生俱来有幽默天赋的人,纵然那一本正经的言谈举止,在别人眼里都会忍俊不禁。当“听众”、“观众”都笑得前仰后合,本人却表现出“无动于中”的淡然。这是卓别林式的幽默,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幽默属于“冷幽默”。冷幽默往往产生热效应。李致的幽默就属于这一类。他在行文中,不经意间“幽他一默”。这样自自然然的幽默,比之有意为之的搞笑,更出彩,更增色,更有情味。
白描与飞白的兼容:李致的散文以白描见长,但其白描更有独到之处。这就是“平淡”的飞白同传神的白描融为一体。
飞白原是书法绘画一种表现手法。在书法中系指笔画丝丝露白,润燥相生,笔迹虽断往往由沙笔相连,形成千丝万缕联系,别有一番韵味和笔意,显现出苍劲浑朴、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绘画中的飞白,故意留下空白,使运墨有致,气韵空灵,飘逸潇洒,平添欣赏情趣。飞白艺术也应用在语言文学之中。作为文学艺术的“飞白”,可分为语音、词语、语法、逻辑、文字等类别。在描绘刻画事、物、人时应用“飞白”手法,能够起到和增加刻画、表达的修辞效果。可见飞白是书、画、文三者的艺术通衢。在论及李致作品时所指的“飞白”,则是相对于“白描”而言;其含义特指以“平淡”(飞白)方式陪衬“白描”,增强文字表达、刻画中的艺术效果。将李致散文特点之一归纳为“白描与飞白的兼容”,旨在分析强调说明李致的“白描”,自有其应用中的独到之处。李致散文看是“平淡”的地方,其实是虚实相生,排兵布阵,主次协调的手法。那“平淡”不是赘笔,更不是败笔,而是巧笔。
有了行文中的平淡(飞白),在白描时更能收到传神、传情效果。这就是白描与飞白兼容所形成的优势。试以《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中《一朵白色花》为例:
《一朵白色花》系作者纪念大姐的回忆文章,因为整篇都“平淡”,显然经不得浅薄的眼光扫描。其实这“平淡”类似书画中的“飞白”。书画为了更见艺术效果,采用“飞白”,以虚显实,虚实相生,别有审美意蕴。书画、散文同理:在《一朵白色花》中,若缺少了这些“平淡”为依托,难以用白描勾勒、凸显出长姐神形——面对父亲的突然自杀,在巨大悲恸中“用手去扒父亲的眼睛”。这一举动在几十年后展示出来,情景历历在目,读来让人心灵震撼。这是个强力刺激镜头,是爆发型的;继后作者又通过长姐记日记,表达对父亲遗恨悠悠的思念。这突发的与漫长的对比情景,含泪泣血地再现了长姐的父女深情,也说明作者长于白描与飞白艺术的兼容。那些“平淡”(相当于书画中的飞白)恰好给“白描”提供了艺术空间,否则成功的白描又从何生根?!再如在“平淡”的叙写中,作者写到童年与长姐的一段往事,那童稚天真、善良心理,通过白描也十分真切动人:“……我以为是自己把姐姐气病的,十分不安。姐姐病好回家,我不敢去见她,偷偷地站在屋外的小凳子上,从窗缝里看她在做什么。姐姐发现了我,亲切地对我招手:‘小五,快来吃广柑!’我立即跑到她身边,接过广柑,如释重负。”若无此前的“误会交代”,这些“平淡”的叙写,这些传神之笔,动人之处,何以表达出来?!
在《一朵白色花》中,作为“飞白”的那些“平淡”,实则在全篇起到了引渡、铺垫、烘托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这篇回忆纪念长姐的文字,读来既显得亲切自然,又具有娓娓道来的从容不迫,而且其中有了起伏跌宕,把握了整篇行文的节奏,更增添了逶迤有致的韵味。
由此可见,若无这样的“平淡”作铺垫,白描如何在“飞白”中“飞”起来?!这必要的“平淡”其实在全文中突出了“亮点”,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作文也如一支交响曲,若无平实的铺排,哪来闻之令人神采飞扬的华彩乐?!作文也似“看山”,若无丘陵的拱卫环绕,何来雄峙高踞的主峰,让我们看到那无限风光呢?!从这里也可见作者借助书画的“飞白”手法,才使得作品中的白描,应用起来更加得手应心,娴熟圆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就是飞白的疏离与凝练的白描之间的辩证统一。
同样在《我所知道的胡耀邦》中,这种白描中的“飞白”,把“直似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耀邦同志,不为小人所容的真正共产党人气度、形象,浮雕似地再现在我们面前,而且熠熠闪光。
胡耀邦曾是我党的总书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当然是大人物,但作者笔下切入的角度,不是风云跌宕的大事,而是大人物处于顺境和逆境中的往事,以小见大。这样的叙述读起来“水波不兴”,但确乎是“水清见底”。通过作者笔下的“涓涓细流”,让人看到了一个十分真实的胡耀邦。比如耀邦在“蒙难”中,因痔疮得提前起床洗浴,由于小心过度,反让脸盆“哐当”落地,惊醒了同室的同伴,遭到个别人严厉斥责,他却如小孩犯错误般地惶恐窘迫;又如作者在主持出版了《最后年月》一书,莫名其妙地发行受阻,只好去求耀邦同志。作者抓住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亮点,用极其精简利落的白描手法,凸显出耀邦同志独具性格特征的人格魔力:
我望着耀邦同志。他终于表态了!“你们可以——”同时两只手各向左右摆。但我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自己发嘛!”他说。
由此想见耀邦同志当时的神态,不能不对他的“狡黠”中的智慧,面对难题的灵活处理,充满人情味的平易近人,倍感亲切和敬仰。正是有了耀邦同志示意出版社,绕过“正规”发行渠道的高招,才使《最后的岁月》以后得以内部发行。
作者以极其精练简洁的文字,活脱脱再现了耀邦同志的机智、风趣,同时也让人看到这位共青团总书记身上始终保持着青春气息和活力!读到这儿怎能不令人解颐一笑?也让人对被党内外一致称赞为“素有仁德之心”,一贯光明磊落的耀邦同志的敬意油然而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篇幅颇长的文字中,同样可以让人领会到作者借助“飞白”,促使行文中的白描更有了聚焦似的表现力;同时作者有选择地跳跃到往事的几个片段中,把耀邦同志与作者之间的情谊自然灵活地衔接起来,那幽默风趣的文字,也使全篇避免了记“流水账”式的冗长与粘滞。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主角的自我修养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周正 奶妈要逆天啊! 元武师傅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孤竹王 孟胜乐 最强上门女婿 明风八万里 飘动的导游旗 两界球王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李绩传 我的重返人生 孙岩 都市至尊狂少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宅女的秘密
你和你暗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十年后,一场变故,她沦为陆修繁的情妇而暗恋了十年的那个男人,她念念不忘。陆修繁冲她勾勾手指说简慕,若想他无事,你得乖乖的。那另一个男人却不屑道原来姓陆的见不得光的女人,是你!...
重活一次,是否还像前世那般碌碌无为?那些在人生的旅途里不经意走失的人,是否还会轻易放手?虽然注定不是什么大人物,但重生本就是上天的最大恩赐!我本平凡,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不留遗憾!这里没有那些无谓的装逼打脸和无脑官二代,只是一个平凡人白手起家的平淡生活。2016,我...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青年,靠着从老家木匠身上学的一点雕刻技艺,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也许出身平凡的他一生也不过如此。但是,一颗意外得来的佛祖舍利却改变的他的命运。风格多变的中外名画,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朴大气的青铜器,跌宕起伏纷至沓来。海底沉船孙殿英藏宝太平天国宝藏印度神庙宝藏亚马逊森林黄金城诸多宝藏经他之手一一现世。从此,他的生活就此改变。...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一号木的经典小说极品修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修真世界,万年传承,仙王仙帝无穷尽,你方唱罢我登台,欲与天威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主角秦风见招拆招。你有你的倚天剑,他有他的锁仙链,都比不过一级小号自带技能贱。此技,官名拾取,俗名,摸尸。...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岳林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种职业,叫做反串表演当岳林怀着忐忑的心,以一个反串艺人的身份走上舞台后,他的世界开始改变了。快乐的展现着甜美的歌喉,曼妙的身姿,他觉得,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妙。于是,岳林深深地陷入,不可自拔了当观众们都为一个男人可以在台上将女人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而赞叹时,只有岳林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在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已反串界第一大忌不分台上台下,戏里戏...
关于八零福宝小甜妻年代宠文基建架空莫南,你是不是喜欢我?苏欣将人壁咚在墙上,奈何对方始终保持着,一副平静到令人颤抖的神情。苏欣只能硬着头皮道莫南,我们搞对象吧。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