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子这几句话,从字面上粗浅一看,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面临转型时的种种变动,一个新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中间产生了很多病态的现象。老子在此病态社会中,体会出他的人生哲学,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他的话,乍看起来是唱反调,但仔细研究一下,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正面教育。
我们可以另外举一个反证。例如把孔子作的《礼记》中的《礼运篇》,加以整体研究后,就会发现孔子亦有老子这样的看法。中国文化,素来重视道德的价值,《礼记》中的《礼运篇》已经表达得很清楚。所谓的&ldo;德&rdo;乃归于&ldo;道&rdo;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之体。而这个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自己认为道就是自然,但是由远古到黄帝的时代,人为的一切,已经渐渐不合于道了。
第二,从黄帝以前的远古史来看,在《列子》书中,假托黄帝本身梦想的文章,便是梦游&ldo;华胥国&rdo;,这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此处暂且不加讨论。文中提到,黄帝作梦,到了另外一个国家,那里到处太平安详,没有任何不幸之事,是人类盼望中的天国。这篇&ldo;华胥梦&rdo;等于中国文化所向往的理想国。其他像相拉图的&ldo;理想国&rdo;、莫耳的&ldo;乌托邦&rdo;,乃至佛家的&ldo;极乐世界&rdo;、基督教的&ldo;天堂&rdo;,都是其来有自,反映了这个世间的人类,苦难重重,无时不在斗争战乱中,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个幸福圆满的境界。而老子所谓的大道,正代表了它的内涵与精神。
其实,老子讲&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的说法,未免失之太刻薄,但这也是爱之心切,所以责之更严。孔子在《礼运篇》也讲得差不多,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此即儒道二家的态度差别之处,但是道理是相互贯通的。
孔子在《礼运篇》上说:&ldo;故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rdo;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jian诈,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用歪了就是老jian巨猾,全在一念之间。因此孔子强调&ldo;用人之智去其诈&rdo;。而大勇的人,往往气魄大,脾气也大。大勇的反面,就是多怒,佛家称之为&ldo;嗔&rdo;。假使一个大英雄、大丈夫,没有暴烈的坏脾气,那就很可贵了。&ldo;用人之仁去其贪&rdo;,仁慈本是件好事,但是仁慈太过了,变得婆婆妈妈,待人接物软塌塌的,心理上难免有一种不自觉的贪恋、执著。因此,能够保持一片仁慈博爱之心,而无这层贪着之念,那便不会发生不良的副作用了。从这里,我们已可明确地看出,老子的&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其意和孔子所讲的道理,并无矛盾冲突之处,只是文学的手法不一样而已。
孔子又说:&ldo;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rdo;,吃好的、喝好的,以及喜欢男女间的关系,这是人生根本的欲望。&ldo;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rdo;,至于死亡和贫穷痛苦,那天底下的人都害怕,都讨厌碰上。所以,&ldo;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rdo;,一个人爱好追求饮食男女的享受,逃避死亡与贫穷的来临,这是心理现象的根本。但是,&ldo;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rdo;,人的思想、念头,从外表是很难看出来,也很难测验得知的。一个人动什么脑筋,打什么主意,心地善与不善,只要不表现于行为,有谁会知道?&ldo;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rdo;,一切的好坏,全凭他心念的变化,根本没有颜色、声音可资辨别。所有的动机想法都深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么,&ldo;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rdo;,要把这些人心的根本问题加以整理、统一,使之去芜存菁,转劣从良,恶行成善举,除了&ldo;礼&rdo;‐‐文化教育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ldo;仁义&rdo;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较少。我常说,中国文化里头,经常提到&ldo;孝道&rdo;,与世界其他文化相较,孝道是中国特有的优点,其高明可贵之处,无可置疑。但这同时也说明了,这几千年来,我们不孝之举太多了,因此孔子才不得不提倡孝道。同样地,社会上不仁不义的故事层出不穷,所以圣贤们才用心良苦,提供这服&ldo;仁义&rdo;的药方,希望社会有所改善。孔子是个文化医生,他把当时文化中的疑难杂症诊断出来,投以对症的药石,尝试解决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老子也是个医生,但他是研究医理的医生,也就是医生的医生。他认为儒生们开的药方,对是对,但是药吃多了,难免又会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难免。光讲仁义道德,说得天花乱坠,有人自然要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义、欺世盗名之事,结果弄巧成拙,照样害人。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病态最为严重,强调仁义,便最积极。老子身处其境,讨厌这种风气,所以从反面来对症下药。
他说:&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智慧与jian诈,乃一体两面,一线之隔。聪明与狡猾、老实与笨蛋,根本是息息相关的孪生兄弟。诚实的智慧合于&ldo;道&rdo;,用之于世,为人类社会谋福造利,那就对了,名之为&ldo;德&rdo;。道是体,德是用。然而,诚实虽是好事,若是用不得当,那也会适得其反,坏了事情。
老子这段话,干万不要随随便便看过。近几十年来,我发现有人研究老子,读了此章之后,不作深入一层的体会,便骤下错误的评语说,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忠臣,反对作孝子。这不曲解得太严重了吗!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只是要我们预防其中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而已。
每一件事,皆有其正反两面,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到。或者时间久了,思想搞不通,走了样;或者某一个观念流行多年,时迁境移,已不合宜,并且流弊丛生,失其原意,这就要懂得《大学》的&ldo;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rdo;的道理了,此时必须知道变通。所以,老子的思想与《易经》的思想是一样的,都在一个&ldo;变&rdo;字。
《易经》有五种学问‐‐&ldo;理、象、数、通、变&rdo;。&ldo;理&rdo;是哲学的,《易经》每一个卦,背后皆有其哲学道理。&ldo;象&rdo;,一件事物,一个东西,都有它本身的现象。比如虚空,也有它的现象,空空洞洞,不可捉摸。每一种现象的发生,必须有其形成的哲学道理。而这&ldo;理&rdo;和&ldo;象&rdo;二者,也可以借数字符号来表达、整理。那便是&ldo;数&rdo;了。&ldo;理&rdo;、&ldo;象&rdo;、&ldo;数&rdo;是《易经》三个根本所在,必得将之透彻研究后,才知道&ldo;通&rdo;,只知&ldo;理&rdo;,不通&ldo;象&rdo;、&ldo;数&rdo;;只知&ldo;象&rdo;、&ldo;数&rdo;,不通&ldo;理&rdo;,都不行。要样样深入,全部融会贯通,方能达&ldo;变&rdo;,方能洞烛机先,随时知变、适变、应变。知道变,而能应变,那还属下品境界。上品境界,能在变之先,而先天下的将变时先变。等到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才变,那也恰恰只合于变通而已。老子对仁义、智慧所提的这番道理,也属于变通的一种。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ldo;王&rdo;&ldo;贼&rdo;并列的烂帐
由这一章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只是提出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当时的人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而千古以来,注解老子的学者专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困于老子的语言文字,没有听出弦外之音,把老子误解得太厉害、太离谱了。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是同一精神,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老子对春秋时代社会的批评,是要&ldo;绝圣弃智&rdo;。我们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那真是越读越使人感到高明。孔子作《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书籍。有人说《春秋》不能读,读了会使人jian诈狡猾。孔子自己也说过:&ldo;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rdo;历史读多了,好的榜样没学成,坏的手段全学上了。例如,一般人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难效,曹操易仿。看小说都想当书中的主角,读《三国演义》,想当刘备者不少,想当赵子龙、关公者更多。很多人将自己的欲望,投she到书中有大能力、大聪明的角色情境中,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何其可悲!
努尔哈赤评传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李鸿章传 战神穿成柔弱雄虫 情怀巴黎 末世大奸商 迎春花 末世第一丧尸女王 [日韩同人]被迫营业 我的女装成长日常 末世宝树 陈香梅传奇:她在东西方的奋斗 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我的帝王生涯 如何攻略黑月光师尊 当血族遇见玄学 顾律师的恋爱协议 公子何日不风流 玉垒浮云 从文名开始就躺平了[快穿]
自律就是金钱!游谦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没啥特长,又不甘平庸。厌倦了贫穷的生活,游谦冒险投资,然后亏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巨额债务。走投无路的游谦站在都市的最顶层,看着这繁华的都市,感慨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我一定…闭眼的那一刻,游谦重生了,回到了刚踏入大学的时候,这时,游谦的脑海里听到一个声音。叮!恭喜宿主,自律神豪系统绑定成功…从今往后,自律的每一天都是赚钱的日子!(这是一个关于自律的故事…)...
他四年征战沙场,戍守边疆,以一己之力,震得敌人不敢来犯。华夏利器,将星闪耀,可谁又知,他保家卫国,断了儿女情长。四年后,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却只看得佳人一抔黄土,半块坟碑。当年之事,利益穿插,阴谋交织,他定要揪出所有凶手,哪怕万劫不复,也定要搅它个天翻地覆!...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读者群...
快穿之每天都和BOSS谈恋爱由作者绛晗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快穿之每天都和BOSS谈恋爱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建文三年,燕王陈兵江北,镇江岌岌可危,南京危如累卵。遭遇退婚会怎么样?郝风楼告诉你,不抛弃,不放弃!如果成为了天子亲军会怎么样?郝风楼告诉你,耍流氓你不行,耍横我还是比你行!我是纨绔,我是败家子,我是天子亲军,我光芒四射,亮瞎你的眼睛。这是一段熟知的靖难故事,却又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继连续三本精品历史小说之后,老虎第四本开张,请诸位书友大力支持。药不停,票不止。...
七年前,叶谦被人迫害,命悬一线。七年后,他王者归来,有仇报仇,有妻娶妻,牵手挚爱,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