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小大姐,谁舍得你走
——怀念书舫
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于1月10日逝世。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令人难以置信。我和丹枫赶到书舫家里时,客厅已变成灵堂,书舫的遗像挂上黑纱……
我知道陈书舫的大名,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住在东城根街,只要走过祠堂街锦屏大戏院,就能看见挂头牌的“陈书舫”三个大字。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川剧还没有发生兴趣。使我为之倾倒的,是50年代初期书舫演的《柳荫记》和《秋江》。而我认识书舫,则是她和倩云到青年团重庆市委参加新年迎春的聚会。她们刚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回来,穿一身北京做的棉猴,帽子吊在背上。书舫和倩云表演的节目,我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观众的情绪很高。团市委书记曾德林同志说:“不要小看《柳荫记》,它可以和莎士比亚的悲剧媲美!”
8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书舫是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的成员,我才和她熟悉起来。对陈书舫有很多称呼:有人叫陈代表,因为她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人叫陈院长,因为她曾任省川剧院院长、名誉院长;有人叫陈老师,因为她有众多的学生。与她同辈的直呼书舫,我便自动加入这个行列。
陈书舫(右一)陪杨尚昆(右二)、杨汝岱(左一)看戏
粉碎“四人帮”之后,川剧首次晋京演出在1983年9月。为了对老艺人表示尊重,代表团邀请了十三位有成就的老艺人一起晋京,以壮声势。在北京,除上演了《巴山秀才》《绣襦记》及《丑公公见俏媳妇》《禹门关》等三台演出(共四出戏)外,老艺人还作了观摩演出,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小平同志观看了老艺人的演出,上台接见了所有的老艺人和在场的演职员,并分别和大家合影。
书舫在北京演出《花田写扇》,是大幕戏《花田错》的一折。年近花甲的书舫,扮演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尽管书舫已经发体,刚出场有点不协调,但她毕竟是表演艺术家,只需一两个动作,一下子就使观众感到这个小丫头的聪明活泼和调皮可爱了,叫人不得不佩服她精湛的技艺。我认为这是书舫后期表演艺术的高峰。对我来说,书舫的《花田写扇》和周企何、袁玉堃的《迎贤店》是百看不厌的好戏。我不知看了好多遍(包括素排),每看一次都是一次真正的艺术享受。
书舫一生热爱川剧,献身川剧事业。和对其他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以演出为主,而是希望他们为振兴川剧出谋划策,搞研究写回忆录,教学生和示范演出。书舫积极参加振兴川剧的活动,四处呼吁为省川剧院修建排练场,呕心沥血地教学生,直到她去世前两天还在教一位青年演员演《花田写扇》。平常工作忙,我和书舫见面总是谈工作,多是“长话短叙,说完就走”。也就是1983年川剧晋京演出那一次,因为同坐一节车厢,有足够的时间摆龙门阵。一个友鹤、一个玉堃、一个书舫,他们给我讲了许多在旧社会的痛苦经历。我这才了解这些老艺人为什么一谈到新社会就充满无限的激情。我不在这里叙述他们类似的经历,只想追述书舫对我说的一段话。她说自己在旧社会没有文化,对剧情理解很不深。她演《秋江》,出场的第一句道白是:“郎去也,奴来迟?”但她不懂什么是“郎”,以为是“狼”,也不懂什么是“迟”,以为是“吃”。她苦笑着说:“狼去了吃什么嘛?”然后又感慨地说:“现在条件这么好,我看见有些青年演员不好好学习,硬是着急得很!”当然,书舫看见优秀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时,又高兴得不得了。有一次青年演员会演以后,她激动地说:
李致与陈书舫
“川剧有这样的接班人,我死了也可以闭上眼了。”
我这个人很怪,上中小学时不会背书,甚至被老师打过手心。但看戏,无论是话剧还是川剧,只要多看几遍,就可以大段大段地背出来。曹禺的戏,我能背出许多。《花田写扇》看多了,也记得许多道白。我很喜欢川剧,但一句也唱不来。好在《花田写扇》主要是表演和对白。有一次,我和书舫开玩笑,约她在下一次张爱萍同志来四川时,一起给张老表演一段《花田写扇》。她立即表示同意。1991年张老和又兰大姐来成都,有一天晚上许多川剧演员和他们聚在一起。我又跟张老开玩笑:“我和书舫本来要给您表演《花田写扇》,但你们几年不来,我连台词都忘了。”张老是川剧界的好朋友,一听我说,抓住不放,一定要我们演出。别人一致支持张老,弄得我下不了台,最后我只得和书舫对了一下“马口”,反正只说不唱,把脸抹下来放在衣袋里,豁出去了。
大家帮忙在大礼堂里放了一张条桌。我演边相公,拿一把扇子,书舫演丫头春莺。没有化装,但演得很认真。
春莺受小姐之命,请边相公在扇子上题诗。边相公题诗以后,春莺拿起扇子就走。我忙说:“小大姐,你啷个钱都不给?”书舫说:“还要给钱?”我说:“识者分文不取,不识者一字千金。”书舫说:“我就是识者,我还认得倒字。你不信我来考你。”于是,书舫先后写了“一、二、三”,还写了“王”,我这个先生当然都认出了。接下来书舫在“王”字四周画了一个圈,又打了许多点,神气十足地问:“这个字认不认得?”我说:“这个字先生没有会过。”书舫说:“认不倒哇,这叫王麻子跳井!”我们就演了这一段,主要是书舫表演,我出“洋相”。观众哄笑鼓掌,张老也笑得合不拢嘴。其间最好笑的是,还没有演到一半,书舫突然离开剧本,对观众说:“我一看李部长这个样子,就想起周企何,忍不住要笑。”我当然知道书舫说这话不是指我的演技,而是说我矮胖的体形。但我已经进入角色,只得稳起不笑,等书舫接着演下去。
没有想到唐思敏在《成都晚报》上写了一篇报道,说我和书舫的演出把那晚的聚会“推向高潮”。我很不好意思,后悔没有给思敏打个招呼,请他不要报道。我丝毫没有出风头的意思。但现在回想起来,尽管是在张老面前闹着玩,能和书舫演出这么一段,在我们的友谊中毕竟是值得纪念的。
李致与陈书舫合演《花田写扇》片段
这几年由于工作变动,我没有直接参与振兴川剧的工作,与书舫的接触比过去少了。好在偶有机会见面,我总感到她的心在为振兴川剧跳动。就这一点,长期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是,振兴川剧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书舫,你为什么就这样匆匆走了?
从书舫的灵堂回家,我一直安静不下来。我代巴金给书舫献了花圈。又先后给谭启龙和严永洁同志、黄启璪同志、李又兰大姐和张老通了电话,向他们报告书舫逝世的噩耗。17日向书舫遗体告别,书舫安详地躺着,像在休息。我仍不愿相信书舫已经走了,希望她还会醒来。书舫不会忘记振兴川剧,她还会扮演《花田写扇》的小大姐。天真活泼的小大姐,你看许多人都伤心地哭了,谁舍得你走?
1996年1月20日
奶妈要逆天啊!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飘动的导游旗 都市至尊狂少 两界球王 最强上门女婿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孟胜乐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李绩传 孤竹王 元武师傅 主角的自我修养 宅女的秘密 明风八万里 周正 我的重返人生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孙岩
你和你暗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十年后,一场变故,她沦为陆修繁的情妇而暗恋了十年的那个男人,她念念不忘。陆修繁冲她勾勾手指说简慕,若想他无事,你得乖乖的。那另一个男人却不屑道原来姓陆的见不得光的女人,是你!...
重活一次,是否还像前世那般碌碌无为?那些在人生的旅途里不经意走失的人,是否还会轻易放手?虽然注定不是什么大人物,但重生本就是上天的最大恩赐!我本平凡,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不留遗憾!这里没有那些无谓的装逼打脸和无脑官二代,只是一个平凡人白手起家的平淡生活。2016,我...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青年,靠着从老家木匠身上学的一点雕刻技艺,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也许出身平凡的他一生也不过如此。但是,一颗意外得来的佛祖舍利却改变的他的命运。风格多变的中外名画,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朴大气的青铜器,跌宕起伏纷至沓来。海底沉船孙殿英藏宝太平天国宝藏印度神庙宝藏亚马逊森林黄金城诸多宝藏经他之手一一现世。从此,他的生活就此改变。...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一号木的经典小说极品修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修真世界,万年传承,仙王仙帝无穷尽,你方唱罢我登台,欲与天威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主角秦风见招拆招。你有你的倚天剑,他有他的锁仙链,都比不过一级小号自带技能贱。此技,官名拾取,俗名,摸尸。...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岳林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种职业,叫做反串表演当岳林怀着忐忑的心,以一个反串艺人的身份走上舞台后,他的世界开始改变了。快乐的展现着甜美的歌喉,曼妙的身姿,他觉得,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妙。于是,岳林深深地陷入,不可自拔了当观众们都为一个男人可以在台上将女人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而赞叹时,只有岳林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在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已反串界第一大忌不分台上台下,戏里戏...
关于八零福宝小甜妻年代宠文基建架空莫南,你是不是喜欢我?苏欣将人壁咚在墙上,奈何对方始终保持着,一副平静到令人颤抖的神情。苏欣只能硬着头皮道莫南,我们搞对象吧。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