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加强“抢救”的力度
振兴川剧是件大事。宣传部把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保留下来,功不可没。今天召开扩大会更令人高兴。
我就抢救问题谈点意见和建议。
大家公认,振兴川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面临断代的危机。这可能是戏曲共同的问题。国务院的文件说,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我的理解,没有抢救,谈不上保护,更谈不上振兴。戏曲是中国的瑰宝,不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有三百六十六种。也就是说,一天看一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还看不完。当然,有的剧种影响大,有的剧种影响小,有的剧种已消失或正在消失。川剧是大剧种。周扬曾说:“川剧在国内外远远超过一个地方剧种的影响。”川剧能成为这样有影响的剧种,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川剧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经典和独创的剧目。川剧剧本文学性强,有四川人独具的智慧和幽默,剧情跌宕起伏,大悲大喜,为群众喜闻乐见。川剧中好的悲剧不亚于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好的喜剧可与法国的莫里哀的作品媲美,这与不少文人学士参与写作或修改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财富。
川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姑不说“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因为一些主要剧种都有这个说法,但小平同志特别提出过川剧要演“三国”戏,“三国”戏的剧目在川剧已成系列,绵阳市最近曾整理印出。据《川剧剧目辞典》统计,川剧有三千多个传统剧目,现在有本可查的传统剧目有两千多个。可惜近年来在全川(不是指某个剧团)能上演的仅有一两百个。任白戈同志多次提出,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按照“推陈出新”的方针整理川剧剧目。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但不可不做。整理剧目也是培养剧作家的一种途径。新中国成立后,曾整理了三百多个传统剧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整理剧目是为了能上演。新中国成立后在推陈出新上广受好评的“四大记”,即《柳荫记》《焚香记》《彩楼记》《玉簪记》,现在没有一个剧团能演出。20世纪50年代,很多观众说,看了《柳荫记》,从此爱川剧,我个人也如此。但现在看不见《柳荫记》了。川剧的喜剧在全国很受欢迎,如《鸳鸯谱》《拉郎配》《乔老爷奇遇》《御河桥》《谭记儿》等,也无法上演。许多受人欢迎的折子戏,如《迎贤店》《评雪辨踪》《做文章》《花子骂相》《柜中缘》《秋江》《逼侄赴科》《花田写扇》《情探》《思凡》《嫁妈》等,现在有的能上演,有的不能上演,即使能上演,水平也无法与当年相比。80年代,我曾建议川剧学校除办正规的学习班外,趁阳友鹤、周企何、陈书舫、袁玉堃、曾荣华、许倩云等一批老人健在,可按经典剧目组织各地演员来学习。可惜这个建议未被接受,悔之晚矣。
目前,获梅花奖的人多,能演戏的很少,晓艇、刘芸等少数人例外。演员断代,是一大危机。趁现在省、市一批老艺人(也是表演艺术家)健在,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需要尽快把他们的代表剧目录下来。有些唱得好的(包括“川剧第一领腔”自贡的陈世芬),可专门录音。否则,走一个人就带走若干戏。各市、地的一些优秀剧目,如《张大千》等,也可重排并录像。这都是抢救。有了录像录音,既可以在电视和电台上播放,又可以制成VCD或CD光盘出售,满足群众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教学。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振兴京剧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程,录制了一百个音配像的剧目。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已经仙逝,但留有唱片。有的虽健在,但毕竟老迈年高。京剧采取由年轻的优秀演员演出,配上表演艺术家的唱腔,很受欢迎。这种做法把抢救和继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值得大书特书。
就是获梅花奖的演员,也要趁他们风华正茂,用川剧的话来说,就是在“泡酥酥、水灵灵”之时,把其代表作录下,不要等二三十年以后,他们或人老珠黄,或体态臃肿、腰围二尺八九以上再去抢救。80年代,周企何老先生身体不好,为他录像经常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为他录像,既要抢救戏,又要抢救人。这个教训值得吸取。杨昌林意识到这一点,自筹资金(文化厅也给了资助),拍了“三国戏”《火烧濮阳》。公办,民办,民办公助,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几条腿走路,加强抢救的力度。
为赢得观众,可以特别注意喜剧。川剧的喜剧,特别是丑角,贴近人民生活,语言生动幽默,雅俗共赏。某些滑稽戏或笑星,靠一些脱离生活的语言或媚俗的动作去引人发笑,个别的甚至使人看了起“鸡皮子”,用周企何老师的话来说,就差用手去“哈”观众的胳肢窝了。川剧的喜剧和丑角属于高品位的艺术。观众笑了,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分清善和恶、美和丑。周老师演的《画梅》,黄天鉴替人作恶,出尽洋相,大哭一场,被小姐赶出,恍然大悟,总结出一条宝贵经验:“难怪读书人把眼泪叫作泪珠,这东西用到恰当的时候硬是比珍珠还值钱!”这种幽默非常高雅。还有《打神》中两个泥塑的牌子和皂隶,被焦桂英打倒,竟站起唱:“初二、十六打牙祭,哪见过你的刀头鸡?王魁高中不认你,你怪吾神也无益。”现在有些老百姓办不成事,也可能是某些官员在“初二、十六打牙祭”时,“哪见过你的刀头鸡”。这种戏例多得不胜枚举。据我所知,不少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对川剧发生兴趣,是从看喜剧和丑角戏开始的。
常有人说,川剧只适宜老年人看。似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驾鹤西去,就没有看川戏的了。殊不知原来四十岁的人又六十岁了,这是自然规律。我认为,艺术门类的观众是有不同年龄层次的。摇滚乐,青年人喜欢,老年人的感官就受不了,震耳欲聋;如唱《同一首歌》,青年人又叫又不断挥手,我就做不到,关节不灵活。老年人阅历多一些,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多一些,反应慢一点,相对来说能接受戏曲。不能说只有老年人喜欢,并以这一点来否定戏曲。何况我们国家已步入老龄社会,一亿多老龄人口不容忽视。当然,戏曲应争取青年观众。魏明伦、徐棻、谭愫等人的戏以及《白蛇传》《芙蓉花仙》等剧目就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
抢救的任务多且重,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说完。例如,川昆几乎消失,传统的高腔曲牌需要录制,等等。我希望:重视和加强抢救工作,不要认为抢救的任务已经完成。
振兴川剧以来,魏明伦、徐棻等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一批观众公认、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剧目,有的已入围国家精品。我们尊重这些作家,要给予应有的关照和回报。今天,我重点讲抢救,不展开谈他们的成就。剧本乃一剧之本。我们感谢所有的川剧作家,期待他们不断有新的贡献。
祝扩大会成功,成为振兴川剧的又一新起点。
2006年5月16日
孤竹王 明风八万里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周正 都市至尊狂少 孙岩 孟胜乐 主角的自我修养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飘动的导游旗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奶妈要逆天啊! 李绩传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我的重返人生 元武师傅 宅女的秘密 两界球王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最强上门女婿
猪脚穿越到了传说中的异世界,很麻烦。他没有变异手枪,电棒,钳子,扳手没有游戏技能,没有中华武术,很蹉跎但他有迅猛龙,翼龙,剑龙,霸王龙很黄很暴力!ps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务对号入座...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悠然捡钱钱的经典小说重生年代娇妻有空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乔婉婉穿书了,穿成年代文里,男主的奇葩前妻。按照原剧情,她身为知青二代,为了能够回城会蠢笨地一直作死,直到女主出现后作死达到巅峰,最后男女主喜结连理,她落得惨死在农场。乔婉婉不想惨死,她想爱情事业双丰收。她决定跟男主撇清关系,然而男主拿着结婚批准找过来,又有村霸要抢她回去当媳妇儿。男主跟村霸,乔婉婉选了有主角光环的男主,女主一出现,她就主动的撮合。然而真相远远脱离了乔婉婉的预料那个女人丑死了...
在恍恍惚惚之下,苏泽回到了过去。小富即安的性格,让他只想着买买彩票炒炒股票,闷声发大财,可惜事与愿违。他一不小心竟然选择了困难模式,以及一个奇怪的金手指然后不得不去完成一件件看似困难的事。已有200万字完本精品逆流完美青春,书友群851601466。...
每天从五万平米的床上醒来,面对着两百多名天仙一样的女仆,然而王尘并没有感到快乐。我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花它一个亿!别别别,神子神女们,请你们矜持点,别叫我爸爸,我不是你们的爸爸!唉,原来当个有钱人,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轻松幽默向的神壕文,点一下,看一年,装逼不花一分钱!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为什么我就如此被动?人家穿越后可以连中三元,可以入阁拜相,而我却要靠美丽的未婚妻救命,甚至被迫从非主流的马贼干起?你严嵩以老卖老?你严世蕃有残疾证?你徐老头忍了整整二十年?ok,随你们的便吧!不过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七战俺达!三征瓦刺!携美下西洋!全球殖土地!我要开创属于我自己的大时代!明贼书友群2262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