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最要紧的是讲真话做好人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记者专访(第2页)

记者

在四川人民出版社担任总编辑时,您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地方出版社推向了全国出版界前列。《周总理诗十七首》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在粉碎“四人帮”后,扔出的第一个大“石头”。当时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李致

周总理最受老百姓爱戴,我们当时通过渠道得到周总理的诗,尽快出版了。当年四川(包括重庆)只有四川人民出版社一家出版社,粉碎“四人帮”后首先面临一个问题——书荒。全国人民要看书,怎么办?我们提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提出来的。后来又连续出版了《现代作家选集》,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等几十位名家的著作。

记者

那么多名家,您当时是如何得到他们同意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书的?

李致

有人说,四川人民出版社搞得火,就是因为我是巴金的侄儿,跑过去给别人行礼,然后叫一声伯伯或者叔叔,用一个网兜把别人的稿子拿走了。不是这样,我从没打着巴金的名字在外活动。只有找茅盾组稿的时候问巴金,能不能给茅盾写封信。巴金说:“这些得靠你自己去说。”

当时我能做的就是,先搞清楚作家的情况。比如,我向曹禺组稿时,他的剧本我可以成段成段背出来。我进门就说,我就是您的读者,我就开始背台词,什么周朴园的、周冲的,张乔治的。除了了解作家、作品之外,我还拿出我们已经做好的书给曹禺看。曹禺一看就问:“都是你们四川出版的啊?”见他满意了,我们才开始谈一些细节。曹禺问我,书什么时候能出来?当时出书周期很长,一本书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出版。我说,3个月就能出,其实心里是没底的。从曹禺家出来后,我给社长打电话问能不能3个月出出来。社长盘算了一下,说“能”。其他的书让路,3个月果然就出版了。曹禺很高兴,表扬我说:“李致同志你说话是算数的。”

记者

您在出版社工作时,向茅盾约稿,却一直存有遗憾?

李致

我20多岁开始喜欢读茅盾的书,尤其喜欢他的散文《白杨礼赞》,至今还能背其中一些句子,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会用来鼓励自己。我第一次见到茅盾是1978年,是冲着出书去的。到了他家,先和他儿媳妇陈小曼商谈,提出出版《茅盾近作》。小曼把我引进沈老的书房,老人年近八旬,一听说我们准备出版老作家的“近作丛书”,他很高兴,但说他的作品不多。后来再三请求,他同意出版《茅盾近作》和《霜叶红似2月花》。这两本书出版后,沈老很满意,我趁机又提出出版《腐蚀》和《中篇小说选》,因为已经获得沈老信任,他很快同意。我们当即着手出版,先将书的封面设计和插图交给沈老审阅,原以为当年就可以把这两本书送到他手上,没想到书未出版却在广播中听到沈老逝世的消息。

记者

“做出版家,不做出版商,也不做出版官”,您把诗人冯至的话当作出版社的座右铭,当时引起很大争议,但您却一直坚持这种指导思想,为什么?

李致

有一次一批翻译家在成都开会,来出版社参观,著名诗人冯至也在其中。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对我说,“你不是出版商,也不是出版官,而是出版家。”出版是个整体,要约稿、选择责任编辑、校对、设计封面、印刷,然后上市。他所称赞的,不是我李致一个人,而是我们四川出版界,我们都很欣慰。

这个说法也有争议,因为市场经济之后,大家觉得出版商才是正确的定位,不是“商”,岂不是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有人提出来既当出版商,又当出版家;也有人提出来先是出版商把钱挣了,然后再当出版家。

我觉得都是文字游戏。我们说不当出版商,就是说要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我们不能说那本书赚不到钱,我们就不出版。图书进入市场有商品属性,还有文化属性。当时四川的出版社社会效益绝对是放在首位的,当然同时经济效益也很好。我们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赚就赚,该赔就赔。

振兴川剧一声吼不是打酱油的,是来打气的

李致把自己比喻为川剧中的“吼班儿”,自谦中透着对川剧的真情关爱和呕心沥血。川剧人把他比喻为“李老板”,虽不能当演员,他却一直为川剧鼓与呼。

记者

您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川剧,之前是想当一名话剧演员?

李致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话剧演员云集在成渝两地,我几乎看了以中华剧艺社为代表的所有话剧演出。我是穷学生,买张最低价格的票,站在舞台旁看。不过,当年能背很多台词,比如曹禺的那些。我在学校时也演过话剧,非常想当演员。但1950年,地下党分配工作,组织上认为缺干部,要我去共青团工作。

要说川剧,我在上世纪40年代还没感觉。我住在东城根街,只要走过祠堂街锦屏大戏院,就能看见挂头牌的“陈书舫”三个大字。直到50年代初,看了《柳荫记》,从此爱上川剧。

记者

虽然没有当成演员,后来却和名家演过对手戏?

李致

我不会演川剧,不是票友,更谈不上“资深”。1991年,张爱萍将军偕夫人回成都,与川剧界人士欢聚一堂。我跟将军开玩笑说:“我和陈书舫本来要给您表演《花田写扇》,但你们几年不来,我连台词都忘了。”哪知将军一听,非要我们演出不可。《花田写扇》是大幕戏《花田错》的一折,是陈书舫的拿手戏。陈书舫扮小丫头春莺,我扮卖字画的落魄书生边吉。我不会唱,但台词记得,戏里相公主要是表演和道白,没有唱腔。我演得很认真,台词对答如流。演到一半陈书舫却笑了场,但我已经进入角色,只得稳起不笑,等书舫接着演下去。

记者

您在川剧人眼中,还是一位“易胆大”,敢于旗帜鲜明地支持跨越雷池的探索与创新。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致

当年的胆大是支持魏明伦的《潘金莲》,我们把戏调到成都演出时,有权威人士说,把这个荒诞的戏放到成都演出的做法本身就是荒诞的。可我当时觉得,这个事情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又不是格调低下,为什么不能演?为什么不能探索创新?现在,应该继续“胆大”——针对观众的流失,送戏上门,政府买单;针对招生困难,应该像师范学校那样不收学费,还要供伙食,学习好的给予奖金,毕业时帮助他们找工作。这几副猛药下去,川剧会有变化。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李绩传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孟胜乐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主角的自我修养  我的重返人生  奶妈要逆天啊!  周正  飘动的导游旗  元武师傅  都市至尊狂少  明风八万里  两界球王  孤竹王  最强上门女婿  宅女的秘密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孙岩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热门小说推荐
繁华散尽,痴心不改

繁华散尽,痴心不改

你和你暗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十年后,一场变故,她沦为陆修繁的情妇而暗恋了十年的那个男人,她念念不忘。陆修繁冲她勾勾手指说简慕,若想他无事,你得乖乖的。那另一个男人却不屑道原来姓陆的见不得光的女人,是你!...

重活一次

重活一次

重活一次,是否还像前世那般碌碌无为?那些在人生的旅途里不经意走失的人,是否还会轻易放手?虽然注定不是什么大人物,但重生本就是上天的最大恩赐!我本平凡,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不留遗憾!这里没有那些无谓的装逼打脸和无脑官二代,只是一个平凡人白手起家的平淡生活。2016,我...

宝瞳

宝瞳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青年,靠着从老家木匠身上学的一点雕刻技艺,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也许出身平凡的他一生也不过如此。但是,一颗意外得来的佛祖舍利却改变的他的命运。风格多变的中外名画,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朴大气的青铜器,跌宕起伏纷至沓来。海底沉船孙殿英藏宝太平天国宝藏印度神庙宝藏亚马逊森林黄金城诸多宝藏经他之手一一现世。从此,他的生活就此改变。...

极品修仙

极品修仙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一号木的经典小说极品修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修真世界,万年传承,仙王仙帝无穷尽,你方唱罢我登台,欲与天威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主角秦风见招拆招。你有你的倚天剑,他有他的锁仙链,都比不过一级小号自带技能贱。此技,官名拾取,俗名,摸尸。...

非常反串

非常反串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岳林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种职业,叫做反串表演当岳林怀着忐忑的心,以一个反串艺人的身份走上舞台后,他的世界开始改变了。快乐的展现着甜美的歌喉,曼妙的身姿,他觉得,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妙。于是,岳林深深地陷入,不可自拔了当观众们都为一个男人可以在台上将女人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而赞叹时,只有岳林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在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已反串界第一大忌不分台上台下,戏里戏...

八零福宝小甜妻

八零福宝小甜妻

关于八零福宝小甜妻年代宠文基建架空莫南,你是不是喜欢我?苏欣将人壁咚在墙上,奈何对方始终保持着,一副平静到令人颤抖的神情。苏欣只能硬着头皮道莫南,我们搞对象吧。跟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