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鸡就是鸡鸭就是鸭我三下农村的故事(第2页)

北方的冬天,风雪交加,刀割似地打在脸上。一次,我从公社回大队,沿着堤岸走,竟然被大风吹落到坡下。我戴着棉帽、穿着棉鞋;身上大棉袄、二棉裤,外加军大衣,在屋外却仍然冷得发抖。我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寒风刺骨”。然而,我喜欢雪,广阔的田野,一望无边的白雪,覆盖了一切,在阳光下晶莹闪烁,那么干净,那么纯洁!

春节回北京过年,回锦县时我带了一个135相机,给不少社员照了全家福。1966年4月,团中央召开九届三中全会。我是团中央候补委员,回北京参加会议。我把36张照片冲洗出来,回公社后分送各家。很多人是第一次照相,感到格外新奇,一家人挤在一起,拿着照片,左看右看,久久不愿放下。小孩到处嚷嚷:李叔给我们家照相了。

“四清”结束前,大队召集全体社员开会。听完李淑铮的工作报告,人们还不想散去,一致鼓掌要我唱歌。我爱唱歌,喜欢即兴表演:一首歌唱一百遍,每遍都有新花样。推辞不掉,唱了一首《三头黄牛一匹马》:

三头黄牛,一呀一匹马,

不由得我赶车的人儿笑呀笑哈哈,

往年这个车呀,咱穷人哪配坐呀,

今年呀嗨,大轱辘车呀,轱辘轱辘转呀,

转呀转呀,转到了咱们的家。

嘿!转到了咱们的家。

我边唱边比划,长鞭儿一甩“得儿,驾”;赶着那大车回了家,“吁—”。全场沸腾,欢声笑语一片。小青年更热情,认定李叔唱的这首歌,应该“灌”唱片!

工作队离开大付大队的那天,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聚在村口送行,有些妇女和孩子放声大哭,就像电影里苏区的老乡送红军。

这种场面,我以前没有见过,以后也没有见过。我坐在马车上,不断地向他们挥手。村庄越来越远,人群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我强忍着情感,上了火车,才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

在河南潢川县参加整党

1969年4月15日,北京共青团中央机关的干部,到天安门前毛主席像下宣誓,决心走“五七”道路,离开首都去河南潢川县的“五七”干校。在干校,劳动很重,我们与附近的公社,基本没有接触。

1971年,河南省在农村开展整党运动。干校派人参加,去邻近的桃林公社张集大队,由戴云带队。戴云原为胡耀邦的秘书,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革”中他和我都被关进“牛棚”,以后成为挚友。在张集,我负责一个生产队,一共两个党员,又不查账,与在辽宁“四清”相比,工作轻松多了。

在队里,我颇受欢迎。我可以犁地,犁把扶得稳、路走得直;我还能挑担,百斤重的稻草,挑起来就走。即使在农村,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这么干的。这是我在干校经历了劳动锻炼的成果。有些老人还劝我悠着点,说那是年轻人干的。我会理发,随时可以拿出围裙,用手动推子剃个光头,一般还有几个人排队等候。只有一次不当心,“夹”了一个小伙的头发,他高叫“老李,我不‘逗’了!”在河南,“逗”是一个总动词,不“逗”就是不干了,不剃头了。我自备了少量的眼药和感冒药,如遇到农民的眼睛不适或有点感冒,我也给他们用。他们很少用药,一用就灵;于是我被误认为是医生,他们有病痛就来找我。我敢唱《三头黄牛》,但是不敢当医生,马上申明自己不懂医,只有这两种药,不能包医百病。我深感农村缺医少药,这是一个大问题。他们没见过收音机,我打开收听广播时,总有一圈人围在身边。

当时农村的工作路线比较“左”,例如用“平调”的办法建立集体养猪场,社员的自留地由集体统一耕种,大寨式记工分等等。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其实,只要得到社员的信任,他们就会讲心里话。有一次,我和一位中年社员一起干活儿,一边干一边聊,谈得很投入,我大胆问他生产队集体劳动和以家庭劳动为主的方式,哪种好?他说:“只要不扣资本主义的帽子,当然家庭劳动的效果好得多。”我听了,心中有数,知道他说了真话。

我住在社员家。这家有三间房,我一人住一间,屋里有床。还是吃“派饭”,主食是大米。北方一般吃面粉,但河南信阳专区特别是潢川县产水稻,人说“好个潢川县,一半水稻一半面”。他们用一小黑瓦罐,装上新米,不加盖,“捂”在柴灶的烧火洞里,做菜烧水时,顺带就把米饭“焖”熟了。取出来的瓦罐,上面一层黑炉灰,把黑灰“扒”掉,露出白白的米饭。这种饭吃起来特香,不吃菜也没关系。与在辽宁“四清”吃玉米高粱相比,河南农村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有香喷喷的大米饭,有和睦相处的群众;再没有“母蚊子”

之类的恶人,整天与我“斗来斗去”,我真愿意在这里多住上几个月,多熟悉一些农村的生活。

不幸,我的眼病突然发作,难以坚持工作。戴云同意我到外地治疗,我先后到了信阳、武汉和成都,历时两个多月才勉强治愈。回到河南时,这一期的整党已基本结束。我去张集大队搬行李的那一天,戴云留我住下。我们躺在床上深夜长谈。谈林彪“自我爆炸”后的形势,谈干校的问题,谈农村整党。老戴告诉我,他已经和大队支部一起,解散了大队养猪场,把平调集中来的猪,又还给了生产队和社员,群众很高兴。他还把在农村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向中央主管农业的领导华国锋反映了情况。在“文革”期间老戴敢于这样做,令我钦佩。

第二天,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张集,回到潢湖“五七”干校。

结尾的话

我三次去农村,两次在“文革”前,一次在“文革”中,所去的公社都是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并没有真正了解当年中国农民的贫困和疾苦,但四川绛溪公社那一家贫困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后,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有一些地方仍然贫困,我拥护党和政府帮助所有地区的农民脱贫的政策。

至于“四清”运动,我无法作全面的评价。前“四清”清经济没有错;后“四清”打击面过大,特别是重点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了“文革”的前奏。以后听说,有的地方派出的工作队,一进村便夺权,把干部集中关起来,斗来斗去;还有的先把干部绑起来,再让他们“交代”问题,搞“逼供信”的那一套。有些在“四清”中被冤枉的人,“文革”中找上门来“造”工作队的“反”。

团中央派出的工作队,政策执行得比较好,这应该是受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的影响,胡耀邦办事一贯实事求是,反对极“左”的作法。提到实事求是,我立刻想起简阳农民说的“鸡就是鸡,鸭就是鸭,不要把鸭说成鸡,也不要把鸡说成鸭。”无论做人做事,都应该如此。

三下农村,我交了三个终身的朋友:董启勋、李淑铮和戴云。五十多年过去了,董启勋、李淑铮和我都年至耄耋。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凡过节或过生日,通一次电话,重温彼此深厚的友情。戴云英年早逝,我有专文怀念。他离世已经三十六年了。戴云,我的“生前好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念你!

2016年1月23日完稿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都市至尊狂少  元武师傅  飘动的导游旗  周正  孤竹王  李绩传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孟胜乐  明风八万里  两界球王  主角的自我修养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宅女的秘密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孙岩  奶妈要逆天啊!  最强上门女婿  我的重返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幻武大帝

幻武大帝

他是一代帝王,他曾引领剑仙,扫挡四海。他是天骄人杰,纵横神魔两界,留下一生传奇。比历史更真实,比剑客更潇洒,这就是幻武大帝一部东方的天方夜谭本站为书迷更新幻武大帝最新章节,查看猛玛象所撰玄幻幻武大帝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影视剧圆梦行动

影视剧圆梦行动

呃一不小心扑街作者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了刚开书的主角身上。外挂设置的很迷,只能帮书友群的读者,圆个影视剧的遗憾梦,混点钱花花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死啦死啦成了副团座,又遇上了脾气暴躁的正团座。一个有职位能力欠缺,一个有本事又总是喜欢越俎代庖的。后面会写哪些?留个悬念吧。...

三国炼器师

三国炼器师

不过是上天台抽根烟,于是就被雷劈了。带着系统穿越三国,结果衣服还没穿好就被拖进公堂打了板子。导演,这剧本不对啊!路远咆哮。恩?你想要一柄吹毛立断的佩剑?没问题,材料自费,分分钟出货。恩?你是炼药大师?但是炼一次药要几天几夜?来来来,试试这个数控炼药机恩?想要我的项上人头?你确定你手里的流星锤快得过我的火箭炮?导演,这个剧本才对嘛。好吧,大概就是这么个YY的故事。...

九鼎记

九鼎记

九鼎记由作者我吃西红柿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九鼎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重启家园

重启家园

楚翔醒来后发觉世界已经末日T病毒在短时间内肆虐整个世界,70亿人口仅有10的人具有免疫力,又有3亿多死于病毒造成的混乱,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上仅仅存活着4亿人类,另外就是不计其数的丧尸和受病毒感染异变的生物,陆地海洋空中,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猎杀着残存的人类什么校花警花辣花萝卜花,在危险和饥饿面前她们不过是男人的附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女明星?给你一箱纯净未受污染的矿泉水换不换?玉女?一包饼干请你跳个舞干不干?千金大小姐?抱歉,在这个蚂蚁都会杀人的世界跑不动只有被淘汰食物危机迫使幸存的人类必须开荒种地实行自救,昔日霓虹灯闪烁的广场如今庄稼繁茂,曾经人流如潮的大厦现在成为养猪厩,没有了喧哗和污染,没有了朝九晚五和星期天,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去废墟上找找值钱的宝物,无聊的时候可以和曾经的女友们交交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