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绿色宣言绿色宣言XINshuHAiGe CoM(第5页)

西方有学者发明以沥青封盖沙丘,近乎幻想。榆林人用麦秸、稻草或别的稼禾秸秆拧成草绳,在沙丘坡面按两米左右的间距隔成一个个方块,成为草方格子或草绳瘅蔽,就是这些草方格子阻挡、延缓了流沙的推进,一格四边,格格相连,推进的流沙节节受阻四面被拦,而在争取到的这一时间里,草方格子中的小树小草们也真争气,不负榆林百姓的重望,长啊长啊居然也扎根了,出绿了,枝叶相望了,从此以后流沙便渐渐地安静了。仅1985、1986两年,榆林耗去2亿斤柴草,编织成无数根草绳,为120万亩沙丘搭起了障蔽,那是连绵无际的草格子,榆林人回忆彻真是一大景观!一格一格的,得有多大的耐心、多少人力、什么样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切?我去踏访时,西沟、红山、红墩,那些10年前的草方格子已经很难见到了,代之而起的是层层叠叠的沙柳、沙枣。我想寻找一处沙丘,必须得走进沙柳丛中,那是真正的细沙、小沙,想起了聚沙成塔的神话,榆林人民,不正是实践了这样的理想吗?

当然,这一切都得在一个前提下:人类不再去砍伐、不再破坏沙漠植被。

人类只能够充满爱心地与大自然相处6榆林历来人杰地灵。榆林也是现实中国的一部分,榆林人用的也是人民币,榆林人不是不爱钱,不是不知道钱的重要。但榆林人最终认识到了一点:不能为了钱再破坏沙漠植被,不是光有了钱就可以让沙漠变绿的。

用三北局局长李建树的话说,还要有一种精神,为民族奉献的精神,对子孙负责的精神。我们到底是缺钱还是缺精神?

至少,在榆林,1985年时相当贫困至今也谈不上富起来的榆林,他们不缺精神,可是从某种更长远的意义上说,他们也相当富有。

榆林人种的沙柳最为榆林人宠爱。沙柳是沙区之宝。

当草方格子牵制流沙的推进后,沙柳便以伸出的盘根错结的根须,阻挡着风沙,榆林人称之为“前挡后拉”治沙法。

沙柳的枝条3年平一次茬。割下的沙条可以做柳编,可以做畜栏、可以做柴禾。

西北贫困地区,缺钱缺粮食,就连柴禾也是稀罕物。要不怎么会砍了那么多树,挖掉那么多草皮呢?当榆林人割肉一般耗去2亿斤柴草,终于换来了沙柳摇曳的时候,编织之梦,柴火之旺便交织着,榆林,你是到了收割沙柳的时候了吗?

沙柳啊,你真是婀娜多姿的,春天割下嫩枝,去皮之后光洁滑润,雪白如玉,用以编织篮子、筐子,既可内销也能外销,据外贸部门说仅沙柳编织一项,榆林县每年外汇收入就可达100万元人民币!

可是,这沙柳横竖不能砍,不是不爱钱不要钱,而是要不得,砍了沙柳就是让已经固定的沙地重新张狂,几年的心血齒于一旦!

榆林有着这样的共识:这一大片沙地刚刚长出一点绿色来,刚刚冒出一点希望来,哪怕沙地里冒出了长金子银子的树,也不能砍!

那是留给子孙的!

就这一句话,“那是留给子孙的!”谁能不服?吃风沙的子孙谁希望自己的子孙接着吃风沙?

几年过去了,今天的榆林市仍然保持着200万亩茂盛的沙柳。我知道它们的来之不易及存之不易。沙柳们,当我来到你们的面前,我默默地读着,读一篇榆林人千百万双手共同栽种在毛乌素沙漠中的绿色宣言。

陪同我的尤忠义书记,以及榆林市长杨颖德、书记李锦尚无不深情地感念榆林的前任,他们当年作出的一个痛苦的决策,如今已成了榆林治沙造林的一种象征。那真是又苦又甜的岁月。

女人扛着100多斤柴草,男人肩背车拉运树苗,迎着鸡叫进沙窝,顶着星星回窑洞,一锹一锹地挖,一棵一棵地栽。一天下来,眼睛里是沙子,耳朵里是沙子,手掌的皮磨破了,那鲜红的嫩肉上也沾了几层沙子。不是苦又怎么能换来甜?

1986年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榆林人民治理了119万亩沙漠,也就是说在119万亩沙漠上营造了足以制止流沙推进的林木植被。

119万亩啊,在两年时间里,就靠着一双双手一把把锹一头头毛驴,不,榆林人马上提醒我:“还靠着一任又一任的带头人,一片又一片对得起子孙的心!”

这119万亩沙漠治理好之后,农民得了多少钱呢?这是又一笔帐,不过这笔帐要简单得多一治理一亩沙漠的补助费为1元钱。

1元钱相当于1986年的3个绥德烧饼,4个小苹果、5包黑市火柴。

榆林人不会箅帐吗?一亩地200斤搭草方格子的柴草至少也值3元5元吧?树苗费、运输费、10个以上工时的劳动价值呢?

那几年报纸上就说:中国一年的公款吃喝为1000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1986年,省城西安、都城北京,还有南方的那些城市,盖的那些豪华宾馆,陕北农民治一亩沙还不值那宾馆上的半块小砖!

“这个帐怎么算呢?谁占便宜谁吃亏还难说。西北是穷,西北沙漠里的农民更穷,这里的干部和农民一天不治沙就待不下去,无论如何我们有了林子,增加了耕地,我们还要给子孙留下更多的绿色。让我们的后人来说话吧,只要子孙不骂我们这些人是贪污腐败的假公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榆林人如是说。

离开榆林的时候,我在鱼河堡小停乡这里原先是一大片沙丘,连绵起伏,直逼榆林城。而现在,秋风里一层又一层的农田保护林带,即便在稻谷登场之后,仍然克尽其职,屹立着,让金色的树叶飘落到田边地头。

当年,这里是一个战场。“引水拉沙”的大军在这里会战,水把沙丘冲平了,人们赶紧平整、挖坑、种树。榆林治沙得天独厚的是有水,有榆溪河的水,有丰富的地下水,质软性谧,人称榆林桃花水。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不足1平方公里的半固定沙丘,榆林人想留下它,在榆林市,要找到明沙已经不容易了,需得寻觅觅。留下它,是个纪念,也是个警示,让榆林的孩子们记住那风沙弥漫的日子,记住那树,草,沙柳们,草方格子里由淡到浓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的绿色宣言……

“得有一块地儿建个沙漠博物馆。”

榆林人总是想着沙,那些年吃到肚子里的沙子莫不是钻到心里去了?眼睛里容得下沙子的人,看见了绿色,心坎上掂量过沙子的人,看见了明天。

我追寻着治沙造林者的足迹,那些并不久远却是走向不朽的献身者的绿色事业。可是,绿色之路正长。在更广大的榆林地区,沙漠化的威胁始终存在,普遍经费短缺,不少林场度曰如年。人为的破坏也并未绝迹,有的地方,使人心碎的砍伐巳经开始。

刘挺好喝一杯酒。

林业埽的人都知道,只要刘局长一喝酒就说樟子松:“今年种8万亩樟子松,我要种不上,你们瞧!”“瞧啥子?”“瞧我是什么东西?”

“咋瞧不出啥东西呢?”朋友们逗他。“再瞧瞧!”“再瞧也没见啥啊!”“像不像樟子松?”

那些年想沙地里有绿色,啥都行。现在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防护林的功能,大力种植樟子松便由三北林业局开始了引种推广工作。

樟子松,这个古老、坚强且又美丽的树种,原先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是林业科技人员不辞艰辛,对我国仅存的大兴安岭原始沙地樟子松林反复考察之后,首先由辽宁章古台在沙地上引种成功,继而樟子松声名远播,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王牌树种。

榆林地区专门成立了樟子松育苗基地。榆林市也有自己的樟子松林场。

我造访榆林地区樟松育苗基地时,是一个秋日的下午,大铁门紧闭着,庭院空旷,落叶纷纷。一只狗在“汪汪”叫。

从维熙海外游记  世子殿下她是万人迷  古城堡寻古  史记八讲  福运小娇娘,作精不下堂  旧神主宰  我的心脏有高科技  梦巴黎  春天织梦  穿越之第一夫君(出书版)  边缘人札记  城市纵览  阎临  小道藏  风沙漫笔  盛京有美人儿  修真修己  都市之猛龙过江  摇篮集  名人丑效应  

热门小说推荐
重启末世

重启末世

这是一个活着却死去的世界,这是一个信仰坚定却崩溃的世界,这是一个应有尽有却一无所有的世界我们渴望救赎,我们希望沉沦,我们冷漠无情,我们疯狂热血,我们强悍如神,我们卑微如蚁停下,是地狱。向前走,还是地狱。继末世之恐怖风暴黑暗文明后第三本末世类小说,倾情打造!PS未成年请在大人陪同下观赏。...

剑妖传

剑妖传

一剑功成万古枯,落魄黯然至销魂,六脉灵犀逍遥指,独孤一世高处寒。前世今生,三世情缘人,剑,妖,三重伪装。暴怒中,仗剑饮血,一步一杀谈笑间,星罗密布,樯橹飞灰。剑客谋名,剑修谋道,剑妖所图谋的,是那禁锢天地的秩序。...

校花的极品特工

校花的极品特工

王牌特工入驻菁菁校园,化身极品辅导员,以嬉笑怒骂的风格,花样百出的手段,无敌的姿态搅动校园风云。帮死宅屌丝脱单,助寒门学子致富,和情窦初开的班花谈人生,与芳心荡漾的系花话未来,跟感情懵懂的校花聊爱情,还有成熟妩媚的女教师,清丽绝俗的小仙子拍档,都等着他去辅导。这正是,辅导员,辅导员,扶倒全靠缘!...

反派他导师

反派他导师

前世大反派为培养继承人归来,却遇到只想种地的未来反派。恨铁不成钢之下,为其制定了一系列惨无人道培养计划。某师这家伙抢你师姐,撩你师妹,为师给你递刀,快去宰他。某徒小徒掐指一算,我与师姐师妹皆无缘,唯与您有缘。某师他修了你的心法手册,还不快去揍他全家。某徒师父你干嘛拿我写的生发指南给人家,不配合心法,他三年之内必秃顶。某师失望透顶,这届徒弟太难带。万万没想到,自己刚换了带练小号,这某徒居然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