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新解(第1页)

“灵枢解难(..)”!

【新解】

一、《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

1.未病先预防。

如本篇所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又包括以下三方面:①通过调整自身的精神因素,对疾病进行预防。如《素问·刺法论》所说:“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行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也就是先从心理上进行自我强大,以调动自身的抗病能力,和行武者首先运气一样。虽然这类方法目前并没有人跟进,但首先调动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的思想是有一定可信度的。②药浴健身抗邪的方法。如《素问·刺法论篇》所说:“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出汗本身就是一种祛邪抗病的方法,加上使用药浴,更有助于人体的抗邪能力。③内服药物或针灸。如《素问·刺法论》所说:“又一法:小金丹方……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另外针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也是一种强体抗邪的好方法,有利于对疾病的预防。

2.已病防传变。

又可分为以下两大类:①从先发症状上入手进行预防性治疗。《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肝在左,故肝气旺盛,邪正斗争时,肝火上升,以致左颊首先出现红色;肺在右,故肺气抗邪,肺热首先表现在右颊等。②从病理发展规律入手进行截断性治疗。如《灵枢·五味》所说:“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肺色白,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等。后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更加明确说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因为肝属木,疾病发展之时,一般顺相克方向传递,故此时假若有传变,则多向脾脏,因此健脾以使传变不能进行,从而使疾病的发展受到阻滞。

二、关于针灸的适应症

1.世界卫生组织推广针灸临床主治的病症一览表。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2月出版的《世界卫生·针灸专刊》,见表45。

表45针灸临床主治的病症一览表

2.针灸的可刺、未可刺、已不可刺与适应症

从理论上说,中医没有不能治疗的疾病,针灸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对人体生理、病理的了解没有止境,因此目前来说,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历史上无数中医前辈,不断创造各种治疗内容,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技巧,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医、针灸,就说明医学的发展道路既宽阔,又没有终点。本篇所说“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指出中医、针灸既没有明确适应症限制,又是有适应症要求的。

除了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可能完善之外,医疗技巧的掌握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医的辨证论治,虽然可以针对所有的病症,但对共性的治疗,不能代表对个性的治疗。中医认为每种疾病都有其特点,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每一位病人所患的病,都是一种新病。哲学上有一个命题是: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中。说的就是动态,说的就是变化。地域、气候、身体状况、疾病的阶段、病邪的强弱不同,都决定了每次的治疗应该是有差别的。一次治疗的成功,只是一个参数,以后需要举一反三的能力,将这个参数进行演变,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针灸医生用针的力度、捻转次数、捻转频率都决定了治疗的好坏,而中医大夫的用药内容和用药量哪怕有一些细小的不同,也会引起疗效的巨大差别。因此,对疾病个性的了解往往成为中医医生水平高低的表现。

上面提供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针灸适应症,并没有完全反映出针灸的治疗能力,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够。但针灸也不是万能的,《内经》中就有一些篇章,已经直接说明不能刺、不宜刺的部位、症状、病症。这不仅是对疾病不同阶段所采用的不同对策,也是针对不同疾病而言的。如《灵枢·官能》所说:“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的是在大寒侵犯人体,从外而入的时候,可使用针刺的方法。当针刺效果不好的时候,应该改用灸法。从理论上说,中医没有不可治之病,针灸亦然。但是从临床实际上来说,虽然没有不可辨之证,却有不可治之病。针灸疗法都是通过机体的反应能力,或曰经络、腧穴的应变能力达到治疗目的的。当这种反应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过于衰老,长期疾病困扰,身体极度衰弱的时候,针灸的效果必然不好。但是针和灸比较而言,针刺的破损刺激主要是起到激发机体反应能力的作用,机体的反应能力越强,针刺的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或无效。灸焫是以温热作为刺激源,温能补阳,温能活血,在提高机体兴奋性的基础上发挥治疗作用。是以在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针刺效果不好,仍然可以使用灸焫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当然,人体的阳气完全衰败的时候,灸焫的方法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当灸焫的治疗方法也不能取效的时候,病人的病情就到了很难逆转的时候。这时,中药处方的治疗就应该是最后一道防线。如《灵枢·终始》所说:“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藏气坏矣。”

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也不能使用灸法。如《灵枢·终始》所说:“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就是在阳气极度亢旺,邪正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使用灸法,容易产生变症、坏症。因为这时不是正气不足,而是亢旺,遇火热后极容易产生逆乱,故不可灸。

除此之外还有某些病本身不宜进行灸焫疗法,如《素问·奇病论》所说:“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可见中药的使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息积,指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脏腑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碍饮食。与当今胁下部分的肿瘤近似,多有阳气极度虚弱的表现。《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在说到狐惑病的治疗时:“其病形不可攻,不可灸。因火为邪,血散脉中,伤脉尚可,伤藏则剧,井输益肿,黄汁出,经合外烂,肉腐为痈脓,此为火疽,医所伤也。”狐惑病为阴虚有火(包括虚火和实火)而致,故阴虚太甚者也不宜使用灸法。

过度使用灸法也属不当治疗,如《灵枢·经水》按人的大小、肥瘦区别使用灸法,以掌握灸焫的热量。而灸之过分者,易引起不正常之火的泛滥,引发骨枯脉涩等副作用,需要我们重视。

针、灸、药三者可以配合使用,但各有所长,也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如何恰当运用,需要中医医生长期临床后有所体会。

中医治疗的适应症虽然没有一定标准,但历史的进程使之有了一个大致要求,现在中西医在治疗上各有千秋就已经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医既不要受所谓适应症的限制,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治疗,发挥优势,以获得治疗上的最大成功。

风光迫嫁  飘动的导游旗  重生火影的修道者  主角的自我修养  女神的上门豪婿  圣光  噬神武帝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聊斋志异(经典译林)  周正  元降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逍遥医婿  孟胜乐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册)  越南密战  唐宋词鉴赏课  孙岩  

热门小说推荐
狐仙正传

狐仙正传

德至鸟兽,则狐九尾绥绥白狐,九尾庞庞世平则出为瑞也。带着记忆转世重生为白狐,感天地玄奇,窥人间声色,寻仙问道。(不喜勿喷,自由的离开就是了,各自安好!谢谢!)...

娇宠之名门嫡妃

娇宠之名门嫡妃

娇宠之名门嫡妃由作者凌七七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娇宠之名门嫡妃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萌宝来袭:霍少独宠小娇妻

萌宝来袭:霍少独宠小娇妻

一觉醒来,她肚中莫名多了个宝宝。在继母继妹的虎视眈眈之下,乔茗准备去医院拿掉这个孩子,却被告知孩子不属于她,她没有拿掉孩子的权利!当孩子的祖父母出现,并甩给她一张千万支票,倨傲冷静地开口时,她才知道那一夜她梦中的主角,竟然是江城身份最为煊赫尊贵的霍擎琛?!...

异能妈咪超厉害

异能妈咪超厉害

您要不要考虑做我们的爸爸?慕景弦怎么也没想到,参加一个商务宴会,会遇到两个一见面就认野爹的娃。司锦姩更是没想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让两个小宝贝撞破她藏了五年的秘密。女人,你这次如果再敢弄晕我知道对方会弄晕你,还这么多话抱着怀里再次晕过去的慕景弦,司锦姩摇头叹了叹。你说谁话多?怀里的人突然反问道。他娶了她,将她锁在他身边,只因他身上有一个除了她无人知晓的秘密。可是原本是为了束缚她的锁链,怎么不觉间,将他的心锁在了她身上呢?1V1龙凤胎前期女强后期强强女主真的超能打!...

交锋

交锋

交锋由作者可大可小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交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商鼎(秦兵苏燕)

商鼎(秦兵苏燕)

我得罪了我的漂亮女上司,她打压我,针对我,有一天,我终于忍无可忍,开始反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