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叙事简洁,开门见山:诗的开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短短十个字,点明了时间(暮)、地点(石壕村)和事件(吏夜捉人),简洁有力地引出下文。“夜捉人”暗示了官吏捉人的手段狡猾且残忍,趁百姓熟睡之际突袭,使百姓毫无防备,为全诗定下了紧张、沉重的基调。
鲜明对比,凸显矛盾:“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通过“吏呼”与“妇啼”、“怒”与“苦”的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官吏的凶暴和老妇的悲苦,将统治阶层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呈现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百姓在官吏欺压下的无助。
老妇陈词,揭示苦难:老妇的一番话是全诗的核心。“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道出家中三个儿子都被征去戍边,两个已战死的悲惨事实,反映出战争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进一步说明家中的凄凉状况,除了吃奶的孙子和儿媳,已无其他能服役的人,且儿媳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生活极度贫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在无奈之下,自请随吏去服役,只为能让家中其他人暂时免受苦难,深刻体现了百姓在战乱和官吏逼迫下的悲惨境遇和自我牺牲精神。
含蓄结尾,意味深长:“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夜晚许久之后,说话声渐渐消失,似乎还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声,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在暗自哭泣。天亮后诗人继续前行,只能与昨晚翻墙逃走又回来的老翁告别。结尾没有直接表明情感态度,但通过这种含蓄的叙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和官吏的横暴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悲剧的反思。
整首诗以白描手法,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差役的横暴、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祸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石壕吏》与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和杜甫个人的经历,共同构成了该诗的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安史之乱的严峻局势
战争对人力的巨大需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打击。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形势本对唐军有利。然而,次年春天,史思明派来援军,唐军在邺城大败。为补充兵力,唐王朝在各地强行征兵。在这种背景下,基层官吏不择手段地抓丁拉夫,以满足战争对人力的需求,“有吏夜捉人”便是这种残酷征兵现实的写照。
百姓承受的苦难:长期的战乱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壮丁被征调上前线,许多人战死沙场,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田园荒芜,生产停滞。诗中老妇一家“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的遭遇,正是无数普通家庭在战争中悲惨命运的缩影。同时,战争还导致物价飞涨,赋税繁重,百姓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生活的重压,苦不堪言。
个人经历:流离途中的见闻
亲见战乱惨状: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辗转多地,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动荡。乾元二年(759年)春,他从洛阳返回华州任所,途中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种种灾难。在途经石壕村时,他亲眼看到官吏趁夜抓人充军的场景,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深触动了他。杜甫以敏锐的目光和悲悯的情怀,将这些真实场景记录下来,成为创作《石壕吏》的直接素材。
自身的困境与思考:杜甫此时也处于困境之中,他虽任华州司功参军,但官职卑微,且面对战乱中的种种乱象无能为力。在自身生活艰难和对社会现实深刻观察的基础上,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希望通过诗歌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也对统治者的政策进行反思,《石壕吏》便是这种思考与表达的结晶。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石壕吏》的创作背景,涵盖安史之乱的社会大背景以及杜甫个人流离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诗歌情感表达,使诗作饱含复杂且深沉的情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社会背景的影响
对战争的谴责与批判:安史之乱造成社会动荡,唐军为补充兵力强行征兵,百姓苦不堪言。诗中“有吏夜捉人”,官吏趁夜抓人充军,手段残忍,这一背景使杜甫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深感愤怒,借诗歌强烈谴责战争。老妇一家“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家庭支离破碎,反映战争对无数家庭的毁灭性打击,表达杜甫对战争破坏和平、残害生命的批判,字里行间充满对战争的厌恶。
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战乱致使百姓承受失去亲人、生活贫困的双重痛苦。老妇一家壮丁战死,只剩老弱妇幼,生活艰难,却仍无法逃脱被抓的命运。社会背景让杜甫深刻体会百姓的悲惨处境,在诗中对老妇等百姓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妇啼一何苦”,通过描写老妇悲啼,展现她的无助与痛苦,使读者感受到杜甫对百姓苦难的痛心与怜悯。
个人经历的影响
增强情感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杜甫在流离途中亲见石壕村官吏抓人场景,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是他亲眼目睹。这种亲身经历使他在诗中情感表达真实可感,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仿佛将读者带入那个夜晚,能真切感受到老妇被抓后儿媳的悲泣,增强诗歌感染力,让读者更深刻体会到杜甫对这一悲剧的痛心。
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杜甫自身困境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促使他在诗中不仅表达对百姓同情,还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他思考战争为何给百姓带来如此灾难,统治者政策是否合理。诗歌虽未直接阐述反思内容,但从对官吏抓人、百姓悲惨的描写中,可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思考,使诗歌情感更具深度,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石壕吏》因创作背景,情感丰富且厚重,既有对战争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百姓的同情,还蕴含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全面展现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喜欢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请大家收藏:()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寻死路上总有恋爱脑男主 引凤雏 谍战不站队,孤狼搅动上海滩风云 命格应帝王,你说女帝收我为奴? 幻古录 拥有空间的我,终于财富自由了 重生乌鸦,无限进化至世界最终 觉醒成精灵从灵气复苏走向星际 修仙修傻了 捡了株小仙草,五个舅舅追着宠 被阴郁太傅捡走后,妹宝她摆烂了 综武:签到成神,实力藏不住了 快穿之花式攻略计划 女人中的女人,雌性中的雌性 恋爱日常:校花别追了!我选青涩白月光 拼夕夕:一个手机壳你卖三百万? 小哭包的大领导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待到来年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他是大皇子,她是商家女,相识桃林中,她是花仙子,他是登徒子。一道圣旨,他娶她,她嫁他,满城嘲笑。一场宫变,他继位,她封后,满城哗然。一场战争,他不知何处去,她依旧笑春风...
为拯救父亲癌症,男主陈阳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只想快速赚到钱,没想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却是从未有过的人生。这份职业有男人最渴望的一切,同样也有最残酷的丛林法则。名为公关,却汇聚着所有的黑暗。这里是天堂,无数女人为你痴狂,这里是地狱,一朝踏入,喋血不归。...
曹安民,一个历史上少有记载的人物,一个宛城之战中与曹昂一起殉职的曹氏子孙。前世青年曹鑫,就这么进入到了曹安民的身躯当中,在汉末浑浑噩噩般活了10年。什么?再有三年自己就要死了?什么?几天后祖父曹嵩父亲曹德就要去徐州了?就要被陶谦部下杀死了?正当曹操与百官为老太公曹嵩大摆筵席之时,正当众文武欢声笑语的刹那,曹安民却是在宴席中突然放声大哭,并哭道老太公(曹嵩)命不久矣。原本只想在乱世中混混日子的他,从这一刻开始,一切将变得不那么平凡。企鹅五四四一二五三六(书友ivanyu提供,万夫书友群)未满...
前世,本属于戴欣桥的影后奖,被姐姐冒名顶替,而她却沦落惨死。却重生回到自己的20岁,再次为人的戴欣桥决定重活一遭,虐渣男,踩伪婊,撕白莲粉丝桥姐飒又美,i了当她一步步重回影后巅峰后,狗仔拍到她进了顾大少的家中。顾言介绍一下,这是我夫人,她身娇体弱,你们别欺负她。众人...
圣仙三重界最强药尊,遭人联手谋杀,带着乾坤天眼夺舍而生!我为药炉,可炼天地!我有一眼,可定乾坤!变态?流氓?本药尊千年大道,岂会看得上尔等贱人?...
作者甜橘子汁的经典小说快穿拒当舔狗后我爆红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被誉为全快穿界最美白月光的阮糖自愿去了炮灰女配组。在剧情里,炮灰女配是人渣男配的忠诚舔狗,不仅献出一颗真心,还将整条命都赔了人渣男配。气愤之下,阮糖手撕舔狗人设。亲自下场守护最病娇的残疾男主,治愈大佬的伤病。面对身份卑微的偏执男配毫不嫌弃,送去温暖的关怀。顺手搭救被人渣男配祸害的各路炮灰,体贴他们的苦难。众叛亲离的人渣男配回来苦苦哀求阮糖再给他一次机会。众人滚,黑子也好意思来倒贴我们的白月光...